秦大河院士做客我校珠海校区开讲“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秦大河院士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数据图,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接着介绍了巴黎气候大会,及在这个大会上签订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减排协定——《巴黎协定》,它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各国谈判的科学依据。秦大河院士还提到在这个协定的敲定过程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参与过多次IPCC的工作,并为大家详细讲述了这一组织所做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重要意义。
温室效应并不是一个新的词汇,在一百多年前它就出现了
秦大河院士简要介绍了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的历史,并通过数据图表展示了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效应和寿命,他指出:多年前排放的依旧存在于大气中,而欧美国家比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早排放一百多年,故累计排放量更多,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合理的。21世纪末及其后全球变暖取决于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因此碳排放的数量非常重要,秦大河院士用图表展示了我国碳排放情况,指出我国碳排放总量大、且增长速度较快的特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带来的损失也不断加大、加强。秦大河院士分析了气候恢复力之路径和转型,指出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才能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雾霾问题不容无视
秦大河院士介绍了雾和霾的概念并展示了中国雾霾问题的严重现状。他提出要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中国节能减排和环保,分析采取积极地减缓行动的巨大价值,并提出中国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科技战,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讲座的最后,秦大河院士表达了对中大学子的鼓励和期待:希望同学们能关注气候变化,积极为科技发展做出贡献。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提出核能发展是否环保等问题,秦大河院士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专业的回答,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本次科普宣讲会不仅科普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性,也让大家对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自身需要担负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主讲人介绍:
秦大河,地理学家,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曾参与领导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工作。秦大河院士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新气象理念,实施气象发展战略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使中国气象科技事业发展步入新里程。他发表论著400余篇(部),参与领导的IPCC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另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