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设施

  校区主要功能分区包括教学区、图书馆及行政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和体育运动区等,总体布局以校区南门、图书馆、教学楼等建筑物形成南北纵轴线,以逸仙大道和翰林路为东西横轴线,各功能建筑物均围绕两条主轴线展开布局。空间上以图书馆和教学楼为基点,以自然环境烘托建筑物,利用山体,把生活区建筑布局在山谷,取得宁静幽雅的生活空间。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教学、实验、图书、生活、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齐全,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48平方公里。校区教学实验大楼7.7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万名学生上课;图书馆面积3.6万平方米,目前藏书量达25万册;学生宿舍每4人住宿一间,人均约10平方米,是国内大学住宿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校区的基础教学实验室投入近亿元建设并进行教学实验改革,形成地学学科、信息学科、生物学科、物理学科、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语言科学、心理科学等八大学科实验平台。
 
● 教学实验大楼 
  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是目前亚洲最长、面积最大的教学大楼。大楼全长571.2米,宽37.2米,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共有大小课室179间,可以同时容纳2万学生上课。大楼五层结构,全高22.6米,首层为架空层,高达6米,底下东西贯通。大楼正面点缀红、黄、蓝五个大型彩色圆球,从右至左依次由倾斜到逐渐正立到最后的正立,寓意生命的孕育、孵化和成长的过程。大楼前面辅以大型绿化广场。整栋楼状如长龙静卧,是一座环保型现代化教学大楼,获全国建筑行业的最高奖项“鲁班奖”和“珠海十大知名建筑”。该大楼建设资金逾一亿元。

● 图书馆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面朝大海而建,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由两幢底层相连的13层大楼组成,外形如展开的鸿篇巨册。263级大理石阶梯从“书脊”直达翰林山山顶,通往教学大楼,喻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珠海校区图书馆

       图书馆紧密配合校区学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理念,发挥文献资源保障和创新服务的功能作用。

       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截至2022年底,珠海校区图书馆纸质藏书近300万册,网络数据库1078个,中外文电子图书总量 276万册 ,中外文电子期刊14万种。馆内设有3个大类馆藏:其中人文社科馆、自然科学馆容纳主要流通图书,特藏文献馆则包含影印古籍、小语种图书、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赠书等;2个主题馆藏:教材教参阅览室、党史党建文献阅览室;1个馆外馆藏:中山大学海上图书馆;以及分布在海琴学院楼群、教学楼和天琴中心的6个24小时图书馆。充分满足读者科研教学用书需求。

       作为学习中心,图书馆设有阅览座位1205席,可供团队研学活动的研讨室16间,可容纳50人、200人的学术报告厅各1间。每周开馆时间达101.5小时,网络服务全天24小时不间断,为师生提供文献借阅、信息素养教育、论文查收查引、科技查新、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

● 体育馆
  风格独特的体育馆采用天然基础及钢拉索结构,外墙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屋面则是大跨度彩色钢板,总建筑面积将近9000平方米,场内全长120米,宽70米。馆内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为校区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体育训练、竞赛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