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口述史的经验与体会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11月29日,由中山大学团委主办的“口述史的经验与体会”讲座在珠海校区教学楼举办。主讲人郝在今教授长期从事口述事业,并且有许多优秀的口述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讲座中郝教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引领同学们揭开口述史的神秘面纱。


郝在今教授主讲“口述史的经验与体会”讲座

        郝在今教授从口述与文字档案的价值比较、如何打开“保险箱”、“听与问”——口述内容的拓开、创新之源——口述史的系列产品这四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口述史。为了让同学们对口述工作的过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郝在今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追寻“延安反特第一案”——“军统汉中特训班”案件的过程。从最初的由文字线索寻找讲述者到最后的整理资料、出版书籍,郝教授历经艰辛,但他说自己并不觉得苦,总要有一个人把这些说出来。郝在今教授的一片赤诚之心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郝在今教授还着重讲了如何打开“保险箱”这个问题,因为采访对象多是“特务头子”,都有严格的保密职业习惯,如何让他们开口成为一个难题。他通过讲述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件,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讲述者的工作经历,还要了解其个人生活,体验讲述者的心理情绪,争取成为一个历史的“亲近者”。最后,郝在今教授提出文字档案中看不到的,只能倚重口述,他呼吁同学们关注口述,并且希望家中有可以提供资料的老人的同学们积极地与他联系。
        通过这场讲座,同学们对口述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追寻真相的艰辛,增强了对老一辈工作者的敬仰。同时,他们坚韧的精神、执着的态度也将激励着我们青年学子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