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与文学艺术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3-11-29
11月26日,岭南大讲堂博雅教育系列第31期讲座“魏晋风度与文学艺术”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教授、中文系教授许云和担任了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
作为中山大学中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许云和教授对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其社会背景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魏晋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三大思想文化运动时期之一,给中国的文化走向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谈及“魏晋风度”,许云和教授指出,这是在东汉后“三教合一”产生玄学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使魏晋时期的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评级标准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倾向于认同追求个性价值与个体自由。通过列举王羲之、王献之“酒后出名书”,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历史典故,许云和教授将“魏晋风度”在该历史时期中三个人物实际行为中的体现娓娓道来,并把它们生动地概述为“吃酒”、“吃药”和“清谈”。期间,许云和教授还对“魏晋风度”影响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这些文学作品是怎样影响到之后唐朝的诗歌繁荣气象的。
许云和教授结合了多个历史事例来对讲堂主题进行深入论述,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大会现场掌声不断、笑声连连。本场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使同学们对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许云和教授结合了多个历史事例来对讲堂主题进行深入论述,通俗易懂且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大会现场掌声不断、笑声连连。本场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使同学们对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