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足并肩前行 雁行千里自强不息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2013年11月24日下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田径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第五届20人21足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大赛由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工办主办,中山大学勤工助学学生组织---雁行社承办,来自珠海校区30多个勤工助学用工单位的400多名师生组成了21支队伍参加比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兼珠海校区学工办主任林俊洪老师到场为师生们加油鼓劲。

雁阵齐飞,温暖同行

        比赛伊始,林主任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结果不是大赛的最终目的,那种从20个人蹒跚学步到矫健奔跑的体验才是比赛的可贵之处。同时他还提出此次大赛体现了雁行社“致力于共同成长”的核心理念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团队协作精神。


        飒爽的秋风吹拂着中珠,灿烂的阳光点缀着同学们的笑脸。“预备——”参赛队员们肩并肩,尽管有点紧张,但刚毅的目光和自信的神情闪耀着高飞自强的雁行精神。“跑!”红旗挥下,哨声一起,队伍齐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像海潮般成一条直线向前扫过。响亮的口令声、加油声、鼓掌声、欢笑声响彻了整个田径场。

        队员们步伐统一、携手并进,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终点奔跑而去。虽然也有队伍中途摔倒,但他们却丝毫没有想过放弃,相互搀扶着爬起来,再向终点挑战。经历初赛、复活赛、决赛的激励角逐,最后,由地院学工办、基建办和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地心舰队以11秒95的优异成绩摘得桂冠。


        为了鼓励所有艰辛训练过的队伍,本次活动还特别增设“雄赳赳气昂昂奖”、“巾帼不让须眉奖”等趣味奖项。颁奖仪式上,学工办林俊洪主任再次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助理间的凝集力,更发扬了“自强不息”是勤工助学精神,同时赞扬了同学们勇于拼搏的精神。

        雁儿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友谊和快乐的回忆,也从中更好地体会到了勤工助学中的团结互助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大鹏同风起,雁行九万里

        本次活动是每年开展的勤工助学系列常规活动之一,承办方中山大学雁行社,成立于2002年9月,是校党委学工部直接领导下的学生勤工助学组织,协助与配合珠海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开展校内外学生勤工助学工作。

        中山大学有着较完善的勤工助学体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劳动并取得报酬,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更提供了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的机会。

        时光荏苒,雁行社已徐徐走过了十个春秋。成立之初,雁行社只有十几个成员,如今,1000多名勤劳的雁儿们活跃于珠海校区图书馆、实验中心、IT技术服务部、行政管理部门、院系办公室等30多个勤工助学用工单位的岗位上,为师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一年来,雁行社已推荐近万名学生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雁行社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雁儿”。每一名雁儿都秉承“集体力量、团队精神”的雁行精神,奉承“ 独立自信,高飞自强”的雁行信念,铭记“助人自助,助人互助”的雁行宗旨,雁儿们谨记“致力于共同成长”的目标,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赢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春华秋实,振翅高飞

        雁行社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了同学们在勤工助学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更重要的是它所积淀的人文关怀给予了青年学子温暖,是中大实践管理育人有益的尝试,也是勤工助学育人模式的一个创新。

        雁行社也是雁儿们的精神家园。雁儿们身穿统一的雁行服上班,挂统一的雁行工作牌上岗,校园里雁儿们活跃的身影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每年开展“我岗我秀”勤工助学岗位风采展示手抄报大赛、勤工助学征文比赛、冬至饺子节、“20人21足”体育运动大赛、勤工助学表彰典礼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勤工助学内涵,更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精神。

        雁行社给了学生一个情感的家园和心灵的栖地,让他们不再孤独无助,就像雁行社的名字,他们在这里如同南飞的大雁,高飞自强,互相体恤,在成长中收获感动,在青春中拾获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