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国维到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3-06-06
6月4日,由中山大学通识教育部主办、珠海校区管委会协办的中外优秀文化通识讲座文学系列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周末论坛在珠海校区举行。本场讲座的主题为“从王国维到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主讲嘉宾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彭玉平教授。中山大学许宁生校长,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兼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保继刚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讲座。
继今年三月到珠海做“‘无我之境’与王国维的人生诗学”专题讲座之后,彭玉平教授再度来到珠海校区,为学子们阐释新文化运动中王国维和胡适理念上的继承发展关系。
彭教授认为,胡适与王国维这两个看似矛盾甚至对立的人物,他们的关系远比常人所想的更密切。胡适十分推崇王国维的治学之道,而王国维也十分欣赏胡适新旧兼通的学术背景。一个作为“新锐”,一个作为“遗老”,他们在“现代”的观念里注定要擦肩而过,而在古典的领域却能走到一起。尽管坚持“新”“旧”的观念相异,他们先西后中的学术历程却不谋而合。彭教授指出,王国维运用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境界理论作了全面阐释,开创了现代文论“境界论”,这一理论后来被胡适改动发展为“意境说”,为五四的新文化运动铺下了平坦道路。此外,彭教授还将胡适的革新思想和王国维早期的思想萌芽作了系统阐述,认为胡适的词学之所以能大体沿着王的方向前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出于救世的目的,都怀着对当时词坛强烈不满的情绪。他结合吴文祺、王德毅等学者的观点,分析二人的观念中继承发展的深厚渊源,进而得出胡适是文学革命的主导者,而王国维则是文学革命的先行者的结论。彭教授的演讲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令大家对王国维、胡适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加深了理解。
彭教授认为,胡适与王国维这两个看似矛盾甚至对立的人物,他们的关系远比常人所想的更密切。胡适十分推崇王国维的治学之道,而王国维也十分欣赏胡适新旧兼通的学术背景。一个作为“新锐”,一个作为“遗老”,他们在“现代”的观念里注定要擦肩而过,而在古典的领域却能走到一起。尽管坚持“新”“旧”的观念相异,他们先西后中的学术历程却不谋而合。彭教授指出,王国维运用中西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境界理论作了全面阐释,开创了现代文论“境界论”,这一理论后来被胡适改动发展为“意境说”,为五四的新文化运动铺下了平坦道路。此外,彭教授还将胡适的革新思想和王国维早期的思想萌芽作了系统阐述,认为胡适的词学之所以能大体沿着王的方向前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出于救世的目的,都怀着对当时词坛强烈不满的情绪。他结合吴文祺、王德毅等学者的观点,分析二人的观念中继承发展的深厚渊源,进而得出胡适是文学革命的主导者,而王国维则是文学革命的先行者的结论。彭教授的演讲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令大家对王国维、胡适等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加深了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