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个体生命价值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4月11日晚7点30分,由中山大学通识教育部主办、珠海校区管委会协办的通识讲座、中外优秀文化讲座文学系列第二讲在珠海校区教学楼F520举行,本期讲座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王坤教授主讲,题为“文学与个体生命价值”,众多学子前往聆听。

 
    王坤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即不同时期文学中对生命的看法。教授从文学与个体生命和整体的价值、文学与个体生命的价值、文学与个体生命价值的形成模式以及现代对此模式的解构三个方面入手,为同学们从文学演变的角度剖析了主题。通过大量举例,教授形象对比了古典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差异,分析了中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异同,使同学们了解到文学重心从整体到个体,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演变。随后,教授又以“老年人健身,年轻人轻生”的社会现象引出“身体美学”这一概念,并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例详述道德规范、伦理、灵魂、个人追求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要影响。最后,在援引《一地鸡毛》、《活着》等书中的例子后,教授得出了当代文学注重个体价值是历史的进步,个体生命价值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地发展变化的,和后现代的解构是可以接受但不能普及的三条结论。他认为,生命的价值是一辈子平平淡淡,它就是辉煌。王坤教授诙谐幽默,所举的例子生动有趣,令“文学与个体生命价值”这一深奥的主题贴近生活,使在场学生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