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杂谈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2-12-14
想进入或狐仙或鬼怪的世界?12月12日晚7点,中山大学南方文学社特邀中文系谭步云教授,举办了题以“聊斋志异杂谈”的讲座。谭步云教授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曾参与编译《聊斋志异》(漓江出版社,1992年12月版)与《聊斋志异全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对聊斋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此次讲座,谭步云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与这部经典的版本、源流、评价以及内容,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谭教授认为明清小说一类本是落第秀才所作,不能与前代相比。通过他对几段经典篇目的源流介绍,大家得知原来《续黄粱》是唐传奇沈既济《枕中记》的改编,而《凤阳士人》则是因袭了白行简《三梦记》、《张生》和《独孤遐叔》的再创作。谭教授推荐大家阅读张友鹤先生的注本《会校会注会评本》,既有原文译文,又有采各家意见。
提问环节,一位同学结合当前电视剧翻拍名著的现象向谭教授提问:“蒲松龄当年写作《聊斋志异》,是不是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呢?”话音未落,谭教授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认为蒲松龄当时专门选狐鬼这个题材写作,是有着阅读倾向性的。人天生有好奇心,虚无缥缈的东西最能吸引人的眼球,所以我相信他当时选这个话题是花足心思的,这也留给作者与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而谭教授认为明清小说一类本是落第秀才所作,不能与前代相比。通过他对几段经典篇目的源流介绍,大家得知原来《续黄粱》是唐传奇沈既济《枕中记》的改编,而《凤阳士人》则是因袭了白行简《三梦记》、《张生》和《独孤遐叔》的再创作。谭教授推荐大家阅读张友鹤先生的注本《会校会注会评本》,既有原文译文,又有采各家意见。
提问环节,一位同学结合当前电视剧翻拍名著的现象向谭教授提问:“蒲松龄当年写作《聊斋志异》,是不是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呢?”话音未落,谭教授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认为蒲松龄当时专门选狐鬼这个题材写作,是有着阅读倾向性的。人天生有好奇心,虚无缥缈的东西最能吸引人的眼球,所以我相信他当时选这个话题是花足心思的,这也留给作者与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谭教授话语风趣,讲座中还常穿插名家逸事,使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收获了有关名著的课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