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在望”——中大SIFE的“CSA”梦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2-06-04
一、新闻回顾:
2012年5月26日,由中山大学赛扶团队举办的有机农夫市集首次亮相珠海,来自中山、佛山、珠海、广州等四地共8家有机食品农场、小农户和经销商在香柠花园南区的小广场上布展摆摊,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中国广播网、南方都市报、珠海电视台、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了当天的活动。
2012年5月26日,由中山大学赛扶团队举办的有机农夫市集首次亮相珠海,来自中山、佛山、珠海、广州等四地共8家有机食品农场、小农户和经销商在香柠花园南区的小广场上布展摆摊,得到市民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中国广播网、南方都市报、珠海电视台、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了当天的活动。

市集当天有机农户和中大赛扶队员合影
二、绿野在望项目
中山大学SIFE团队绿野在望项目,成立于2011年12月。现与珠海市多家有机种植农场合作,短期目标是为生产者打造从农产品的源头种植、技术管理到销售推广的完整链条,向消费者推广“有机食品”健康理念及“CSA(社区支持农业)”合作理念。长期目标是在珠海创立有机联盟,构建“有机农业”和“CSA”相融合的商业模式,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流、重建信任。

绿野在望项目组成员考察有机农场
三、采访中山大学赛扶团队负责人郑伟涛
记者:你们团队是如何开发出“绿野在望”这个新项目的呢?
郑:新项目的开发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社会热点会是我们的灵感来源。开发之初,我们集思广益,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十几个方案。筛选的考虑因素有赛扶项目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标准、珠海市需求、可行性等,最后确定了有机农业这个方向。我们起初是希望帮助一家叫做“绿手指市民农园”的有机农场改善经营亏损的局面,后来我们慢慢形成了融合有机农产品和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新型供给模式。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找到健康安全的食品;另一方面鼓励更多农户从事有机农业,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
记者:“绿野在望”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果?
郑:5月26日,我们在珠海香柠花园举办了有机农夫市集,这个市集搭建一个信任的平台,让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交流对话。这是我们项目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未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项目组成员培养了深厚的感情,综合能力也不断提升,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努力将项目做好,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因为对人的培养一直是我们团队最为重要的事情。然后,这个项目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更为完善成熟的运营模式。
记者:现在的有机产品认证市场鱼龙混杂,有机食品是否令人放心?
郑:其实有机农夫市集只是一种提法,重在宣传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正是由于目前的有机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对于合作方我们坚持严格的准入制度,譬如在种植方面,承诺不使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在养殖方面,养殖密度合理,以散养为主,不使用含抗生素和激素的饲料等。虽然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但这些知根知底依靠口碑宣传的本地农庄还是值得信赖的。
记者:关于“绿野在望”项目你们的未来展望是什么?
郑:推行“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缩写,社区支持型农业,是一种在日本和欧洲很广泛的农业模式,市民付定金,农场承诺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的当季农产品。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已经出现以CSA模式经营的农场。我们的项目愿景是将“有机农产品”和“CSA”模式结合起来,通过社区居民和生产农户共担风险,推动有机健康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内改善农场的种植管理,对外推广有机CSA的理念,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搭建沟通交流的诚信平台。
四、团队介绍
SIFE(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赛扶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商业实践组织。
中大SIFE团队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赛扶团队之一。团队以“创造社区经济价值,塑造未来商业领袖”为使命,先后帮助麻风病人、失业妇女、贫困渔民、退伍军人等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开展可持续运行的商业社会实践项目,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团队还注重对队员的培养,团队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对队员的锻炼以及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大家综合素质。2012年5月,中山大学赛扶团队荣获“2011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团体”荣誉称号。
记者:你们团队是如何开发出“绿野在望”这个新项目的呢?
郑:新项目的开发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社会热点会是我们的灵感来源。开发之初,我们集思广益,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十几个方案。筛选的考虑因素有赛扶项目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标准、珠海市需求、可行性等,最后确定了有机农业这个方向。我们起初是希望帮助一家叫做“绿手指市民农园”的有机农场改善经营亏损的局面,后来我们慢慢形成了融合有机农产品和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新型供给模式。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找到健康安全的食品;另一方面鼓励更多农户从事有机农业,从而减少化肥和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维护食品安全。
记者:“绿野在望”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果?
郑:5月26日,我们在珠海香柠花园举办了有机农夫市集,这个市集搭建一个信任的平台,让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能够和消费者直接交流对话。这是我们项目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未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项目组成员培养了深厚的感情,综合能力也不断提升,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努力将项目做好,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因为对人的培养一直是我们团队最为重要的事情。然后,这个项目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更为完善成熟的运营模式。
记者:现在的有机产品认证市场鱼龙混杂,有机食品是否令人放心?
郑:其实有机农夫市集只是一种提法,重在宣传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正是由于目前的有机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对于合作方我们坚持严格的准入制度,譬如在种植方面,承诺不使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在养殖方面,养殖密度合理,以散养为主,不使用含抗生素和激素的饲料等。虽然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但这些知根知底依靠口碑宣传的本地农庄还是值得信赖的。
记者:关于“绿野在望”项目你们的未来展望是什么?
郑:推行“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缩写,社区支持型农业,是一种在日本和欧洲很广泛的农业模式,市民付定金,农场承诺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的当季农产品。目前,北京、广州等城市已经出现以CSA模式经营的农场。我们的项目愿景是将“有机农产品”和“CSA”模式结合起来,通过社区居民和生产农户共担风险,推动有机健康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对内改善农场的种植管理,对外推广有机CSA的理念,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搭建沟通交流的诚信平台。
四、团队介绍
SIFE(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赛扶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商业实践组织。
中大SIFE团队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赛扶团队之一。团队以“创造社区经济价值,塑造未来商业领袖”为使命,先后帮助麻风病人、失业妇女、贫困渔民、退伍军人等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开展可持续运行的商业社会实践项目,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团队还注重对队员的培养,团队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对队员的锻炼以及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大家综合素质。2012年5月,中山大学赛扶团队荣获“2011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团体”荣誉称号。

中山大学赛扶团队合影
五.珠海校区其他项目简介:
【War Game冲锋陷阵】
整合珠海现有的旅游资源,发挥高校企业集聚优势,建立真人CS野战基地,帮助退伍军人利用军事技能改善生活。该项目已经在珠海金鼎成功开业运营,受到市民的广泛喜爱。
【Flying Dragon飞龙在天】
整合专家资源,利用闲置空房,引入河南壁虎养殖技术和种源,自主探索本地化养殖方法,建立干货销售渠道,帮助淇澳岛外省渔民提高收入。
【Fabric Nature布艺小镇】
整合布料市场货源、专业团队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组织机构支持下的技能培训,使珠海那洲村的受助妇女能够手工制作布艺产品,并帮助她们建立多样化销售渠道以获得收入。

退伍军人指挥真人cs野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