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因抗震救灾而改变”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徐敏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科护士。不久前,她参加广东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赴四川绵竹救灾。因为个子娇小,体重只有80多斤,医疗队一度担心徐敏丹无法在艰苦环境里坚持下来。然而,她却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与徐敏丹在灾区并肩战斗的彭虹护士长评价这个善良的女性:“外表瘦弱内心坚强”。在急诊科主任谢小铭眼中,徐敏丹“平时话不多”,但谈到医疗队的经历时,她变得十分健谈——因为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快点把我的头发剪短,你随便剪”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徐敏丹原本打算和几位女同事一起外出庆祝,但这个计划因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取消了。下班后赶回家中,看到新闻报道,她流泪了。“灾区遭受太大的苦难了,我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里的人们。”带着这个想法,新婚半年的徐敏丹毅然在14日报名参加医疗队。
         5月15日早上,接到获准赴川救援的通知后,徐敏丹马上打电话给同在五院工作的丈夫刘小彬。刘小彬十分支持妻子,立刻请假回家,帮她收拾衣物。他特地叮嘱妻子注意身体,“不然去了也是白去了。”
              为了适应救援工作和灾区生活,爱美的徐敏丹下决心剪短了及腰的长发。她平常理发都要到好的美发店,花上很长时间慢慢修剪。这次,她却随意走进一家美发店,对理发师说:“快点把我的头发剪短。你随便剪,我不要求什么发型。”灾情紧急,动身在即,她要争取更多时间来准备行装。 
              5月16日下午,医疗队开赴四川。在机场候机时,徐敏丹没有离别的惆怅。此时,她唯一的念头是:尽快到达目的地,到受灾群众身边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份希望。抱着这份心情,她跟随医疗队来到绵竹,开始了6天多的救治工作。

         医疗队员的一天

         5月19日清晨5点多,徐敏丹从不踏实的睡眠中醒来。简单地洗漱,用过早餐(几块饼干),她和其他7名护士一起,把救治需要的医疗器械、药物等分好,放入每个小分队的箱子里。7、8点左右,由2—3名队员组成的医疗小分队,坐上自己找来的车子,在自己找来的向导带领下,“去最偏僻、最可能没有医疗队去过、最需要医疗队的地方”,为那些漏诊或是因为付不起交通费、不愿去看病的受灾群众诊疗。而留守在绵竹市体育馆的另一批队员,则负责门诊,为那里的人看病。
        这一天,徐敏丹和小分队其他成员到了汉旺镇。她协助医生手术——清创、缝合、固定石膏等,还为病人发药,同他们谈心。村长将需要医疗的村民召集起来,听医疗队讲解防疫、饮用水清洁等卫生知识。中午时分,因为没有水泡方便面,医疗队员以八宝粥和牛肉干为主食,在行进的车上吃完简单的午餐。徐敏丹说:“我们知道,医疗队来的时间不长。大家希望多省下一点时间,多到一个地方,去帮助更多的人。”
        14点28分,徐敏丹和医疗队员集合在汉旺镇东风汽轮机厂广场前面,和参加救援的近千名解放军指战员一起,为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默哀三分钟。这一刻,大地寂静无声,只有防空警报和警笛久久回荡。徐敏丹的心情“从来没有这么沉重”。这些日子以来的所见所闻,在脑海里一幕幕重现。想到灾区经历的劫难,想起地震中失去的生命,想起家园尽毁、痛失亲人的受灾群众,她潸然落泪。
        傍晚时分,医疗分队回到绵竹体育馆。负责管理4吨器材、药物的徐敏丹等8名护士,将药品逐一整理归位,分类放好。接下来,她来到门诊处,帮助队友诊疗,给病人发药。随后,到体育馆给小朋友送去食物、文具。接着,徐敏丹和队员们共进晚餐——八宝粥和方便面。
         20时许,医疗队员们把凳子摆好,等待着晚间的例会。21点,例会开始。大家争着发言,讲白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后面照例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大家都争着到第一线执行任务。徐敏丹的一条短信记录了这一感人的情景:“21:29 19日晚上整个中大赴川医疗救援队开会,决定明天去一线灾区救助的名单,大家都抢着报名,结果只能抽签决定,感动啊!” 
              22点40分,例会完毕。因为接到通知,晚上可能会有6-7级余震。几个年轻人不敢入睡,围坐在一起,讲鬼怪故事提神。凌晨1点多,睡意袭来。徐敏丹穿好衣服鞋袜,把身份证、手机放进腰包,背在身上,以便在地震时逃生。她蜷缩在仅能容纳两人的军用帐篷里,裹紧睡袋,悄然入睡。白天跑了四个地方,极度疲惫,她连不久后到来的余震都没有感觉到。一觉醒来,已是清晨5点,旭日初升,新一天的忙碌工作又将开始。

      “即使献出生命也是应该的”

        绵竹昼长夜短,早上5点多日出,到晚上近8点才日落,白天日头很毒,徐敏丹两手全是晒伤性皮炎。太阳下山后不久,却常常会下起雨来。雨水渗进帐篷,“半夜睡觉转身,觉得手臂凉嗖嗖的,一摸手上都是水”。晚上气温下降,穿着羽绒服,把睡袋裹紧,依然觉得寒冷。为了不占用受灾群众的用水,爱清洁的徐敏丹有时候只能用湿纸巾擦擦脸,嚼嚼香口胶,就当作是洗漱了。她说,“与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灾区群众相比,受几天苦一点也不算什么。只要能为他们做点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四川的7天时间里,绵竹几乎每晚都有余震。自认“挺胆小”的徐敏丹却没有感到害怕。为灾区人民送援助送温暖的愿望,深深的埋藏心间,支撑着她坚持到底。“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持着我。到了那里,我都变得不像自己了,甚至觉得,即使把自己的生命献出来也是应该的。” 

      “我现在信仰的是共产党”

        当村民们问医疗队从哪里来时,队员们都回答:“我们是从广东来的,是政府派我们来帮助你们,关心你们的。”一些老人家一听就流下了眼泪:“还是共产党好。”一句句“感谢政府”、“感谢党”的由衷感叹,在徐敏丹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那里,受灾群众都是排着队去领食物。就算排很久,他们也不会去插队去抢食物。有时候,我们忙起来,把随身带的包放在帐篷里面,甚至就放在路边,也没有一个人丢东西。除了共产党,没有其他党派能有这种力量。”尽管地震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徐敏丹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打垮中国。只要有党在,再大的灾难也能过去。”5月20日,怀着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愿望,徐敏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经上级党委批准,医疗队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在见证队友彭虹、张荣凯、钟北龙的入党仪式后,徐敏丹倍受感动。医疗队党员同志对她说的话,也让她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可以听出,共产党真的是他们的信仰。我觉得人要有一种信仰,只有信仰才能帮你度过任何难关。当你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信仰会指引你怎么做。”徐敏丹点了一下头,坚定地说:“我现在信仰的就是共产党。” 

        人生中深刻的一堂课

               5月23日晚,医疗队登上了返程的飞机。离开四川时,徐敏丹的心情远没有出发时想象的那样轻松。“去灾区之前我们都想过,回来的时候肯定会觉得很轻松,可以放下包袱了。但是回来的时候,我们一点轻松感都没有,每个人都想继续留在那里。”即使回到珠海,徐敏丹每天早上醒来,依然会想起绵竹的那些日子。
         从绵竹回来以后,徐敏丹有了很大的不同。“我更加珍惜我的生活,珍惜我的工作,珍惜我身边的人,珍惜每一个生命。之前在急诊室工作久了,会对生离死别见惯不惊。但是现在我觉得,要重新审视自己,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这真是人生中的一堂课,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以前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生活得好是很自然的事。以前也经常抱怨工作辛苦。现在我觉得,其实一切都不是必然的。”回想在绵竹的艰苦工作,徐敏丹和队友们更加珍惜自已所处的环境。她说,要发挥专业特长,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人家需要你的时候,你真的能够帮助他们。人活一辈子,能做这样的事情,会使人生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徐敏丹的世界,因为这次抗震救灾,“很多方面有了改变”。“我的丈夫特别以我为荣。”说到这里,徐敏丹愉快地笑了,眼睛闪闪发光,“只要用心对待每一个生命,普通的护士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