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校区分党校赴平沙一中举行第三次党课实践活动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08-05-04
4月27日,包括数名港澳台及心理学系同学在内,珠海校区分党校的同学们在珠海校区相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平沙一中,为即将赶赴高考考场的毕业班学生鼓劲加油,排疑解难。
牵起手,“侨”连成了“桥”
据了解,中大学子和平沙一中的交流活动从2005年就已开始。当时,珠海市侨务局决定,由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中的侨胞子弟,与珠海市两所侨胞中学——平沙一中和红旗中学的学生进行结对交流。“这在当时,是开了全国的先河的。”交流受到了平沙一中的同学们的欢迎,他们的高考成绩也不断进步,取得了珠海市第四名的好成绩。
平沙一中校长劳强说:“这里的很多学生家庭环境都不好,他们的父母多数已经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照管他们,又给他们很大的升学压力。你们都是从高考中走过来的,可以给他们不少帮助,‘现身说法’嘛!”
“跟想像中很不一样,”来自旅游学院大三的王秀瑜同学告诉记者,“原本以为,这是一所侨胞中学,规模应该很大,来到这里以后发现,与想像中不是一回事。”
而在车上就已经了解到平沙一中情况的庄舒帆同学则对此有了心理准备。“希望可以帮到他们吧!”这位来自台湾的女孩温柔地笑着说。
“很多高考状元也做不出最后两道大题,但把前面的做好了,他们一样是状元!”
平沙一中的高三年级共有7个班,来自分党校的同学根据各自所学专业分赴5个理科班和2个文科班,以自己的高考经验,为这些即将面对人生重要转折的“小家伙”们排疑解难,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这样一对一地交流感觉很亲切。”高三(1)班的张水兰,这位水灵的女生告诉记者。除了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港澳生陈妤还和自己的好搭档舒帆一起为毕业班的学生们唱起了歌,赢得了阵阵掌声。
而对于来自心理学系的研究生郭楠来说,这里是应用所学知识的好机会:“一般到了这个时期,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体现为考前焦虑等。希望尽我所能能为他们提供帮助。”(转自中山大学新闻网 记者:蔡佳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