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团的结构、形成与演化”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3年6月9日至13日,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主办的“星团的结构、形成与演化”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珠海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3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会议聚焦星团与恒星形成、星团的动力学演化、星团中的恒星星族、星团与星系的相互作用,以及下一代设备对星团的多波段观测研究五个方面的前沿课题,旨在增进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凝练我国星团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力量,并为下一代国内外设备对星团的观测研究提供指导。本次会议由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李程远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致开幕辞,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发展格局、中山大学天文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发展情况。他介绍说,中山大学以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凝聚大湾区天文科研力量,以港澳为纽带,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助力我国空间天文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郑跃副校长代表中山大学感谢各与会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我校天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心与支持,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学术交流,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韩占文院士在讲话中提到,此次会议是我国天文学界首次以“星团”为主要研讨对象的学术会议,参会人数盛况空前,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促进我国星团与恒星领域不同研究方向学者之间充分交流,产生学术思想,推进学术进展,建立学术合作,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星团与恒星领域的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会议包含68个学术报告,覆盖星团与恒星形成、星团的动力学演化、星团中的恒星星族、星团与星系的相互作用,以及下一代设备对星团的多波段观测研究五个方面的前沿课题,现场嘉宾对报告进行提问,报告环环相扣,学术氛围浓烈。
本次大会的会议主席李程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会议的筹办过程并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未来继续举办星团方向的会议,助力推动相关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紫金山天文台房敏研究员作了大会结束致辞,他指出,本次大会是星团领域最成功的一次会议,这表明我国学者正在积极参与到大数据时代的星团与恒星研究这个蓬勃发展的领域中,他勉励参会的学生们刻苦学习、潜心研究,争取取得突破性成果。他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延续下去,为推动我国星团与恒星研究作出贡献。
责编:冶玉兰
一读:孙悠然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