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暑期学校活动顺利举行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 公众号 发布人:谭杰 编辑:谭杰

        7月10日至15日,2023年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暑期学校活动顺利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学员参与。学院60余名教师为此次暑期学校活动进行授课。

       7月10日晚,学院为学员们举行了破冰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高校的学员们相互认识,增进交流。

       7月11日上午,暑期学校正式拉开序幕。董文杰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学员致欢迎辞,欢迎来自各高校的优秀学子来到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他表示,学院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科研与教学平台,科研、学习氛围浓厚,将会为大家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支持,此次活动也将为前来的学员们提供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学习平台。他希望每位学员都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开拓眼界、拓展视野,加深对中山大学、对大气科学学院的了解。

董文杰院长致欢迎辞

       随后,杭建副院长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规划,并为学员介绍了学院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政策以及暑期学校的安排与纪律要求。他希望学员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激励、共同成长。

杭建副院长介绍学院概况

       在7月11日至13日的授课期间,学院的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模式研发、环境与生态、陆面过程与地球系统模拟、季风中心、海陆气相互作用与季风研究等团队的教师及学院其他教师为学员分享了前沿的学术进展和自身的科研经验。

学院教师为学员授课

       在每场授课结束后的师生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老师们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中肯的回答,这使得各位学员对大气科学各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学员们明确今后的发展道路。

师生交流环节

       授课之余,学院还安排了参观环节。7月11日-12日晚,志愿者带领学员参观了学校校园和行星科学教学仿真实验室。实验室以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包括了球幕影厅、三维星球地貌投影、VR体验太空舱、自主研发的极光罐等先进科教设备,从木星上的“大红斑”到地球上发现的恐龙化石,从古代的夜观天象到现在的风云系列卫星,内容丰富多样,学员们收获满满。

学员参观行星科学教学仿真实验室

        7月14日上午,各组学员派出代表对本次暑期学校学习进行总结报告,报告回顾并总结了组员们的学习历程与收获。

 学员报告

       汇报结束后,学院为学员颁发了学员证书。最后,杭建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对多天来授课的教师和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表示感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出学员们更大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并衷心祝愿同学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向。

       7月14日下午,学院举行了推免预面试。大气科学学院严格按照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开展考核,确保给学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暑期学校师生合影

       至此,大气科学学院2023年暑期学校圆满结束。丰富多彩的暑期学校活动不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良好平台,更是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探索”的种子。本次暑期学校活动紧密围绕学术内核展开,充分展示了师生风采,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干货满满的学术交流大会,让学员们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我院基本情况、学科特色和研究生培养的了解。愿同学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守本心、笃行不怠,也希望大家积极报考我院,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开启新的科研学习道路。

责编:谭杰
一读:康怡圆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