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师生参加第12届国际水下技术学会(SUT)技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汇报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发布人:许璐洁 编辑:许璐洁

       水下技术学会技术会议由SUT中国分会发起,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学术会议以“南海资源开发”为主题,邀请来自海内外海洋工程领域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参会,就水下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议题开展研讨。2023年10月27-30日,第12届国际水下技术学会(SUT)技术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师生现场参会,谢鹏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并作学术报告,2023级博士研究生陈昇琳和2020级本科生冼浩懿分别进行成果汇报。

参会师生合影

       冼浩懿同学的报告题目为Feasibility Study on Recovering Human-Occupied Vehicle with an Offshore Crane,主要汇报了由韩明悦、钟鑫鑫和冼浩懿同学组成的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三名同学在谢鹏教授和苗建明副教授的指导下,获得了2022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汇报围绕HOV创新回收方法,分别阐述了现行HOV回收方法及其弊端、团队提出的回收方法及其挑战、基于提出的方法设计的数值模型以及根据模拟得出的结果和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表明,HOV在水下半波长位置回收能够大幅减小其各个自由度的运动,并且在升沉补偿技术的支撑下,HOV的竖直位移幅值降低90%以上,表明所提出的HOV回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此外,团队近期基于水下机器人、USBL定位等技术将开展模型实验验证。

冼浩懿同学作汇报

       陈昇琳同学的报告题目为NMPC-PID control of secondary regulated acitve heav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offshore crane。报告内容以二次调节液压驱动绞车式主动升沉补偿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结合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以及时间序列法的新型NMPC-PID自适应升沉补偿控制策略,并基于Adams-AMESim-Matlab/Simulink机-电-液联合仿真研究体系,探究并验证了该算法在负载保持、目标追踪工况下的准确性、快速性、约束满足性、节能性以及鲁棒性。参会学者就研究情况与试验进展与陈昇琳进行了交流,并对该研究表示了充分肯定。陈昇琳同学的汇报获评大会优秀报告(The Best Report)。

陈昇琳同学作汇报并获评大会优秀报告

       水下技术学会技术会议由SUT中国分会发起,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学术会议以“南海资源开发”为主题,邀请来自海内外海洋工程领域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参会,就水下技术、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议题开展研讨。

 

责编:许璐洁
一读:李虹辰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