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东亚人文与艺术学术论坛:汉字与思维”成功举办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公众号 发布人:原晋豫 编辑:原晋豫

        2023年12月2日至3日,“第二届东亚人文与艺术学术论坛:汉字与思维”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筹)合办;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语言战略研究》编辑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文员会学术指导、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计划专业委员会学术支持)协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的哲学、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汉字与思维”这一重要议题。

部分参会者合影 

       2日上午,会议正式开幕,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周慧教授代表欧洲研究中心及东亚研究中心致开幕词,商务印书馆《语言战略研究》编委会主任周洪波为大会致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黄水石代表青年美学论坛为大会致辞。

开幕式

       周慧副院长首先向各位参会嘉宾介绍了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办学特色、教学体系和科研平台,然后比较了外文和汉字的不同特点,指出汉字与具象思维方式的相关性,认为本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周洪波主任介绍了在《语言战略研究》上刊行北京大学章启群教授特稿的经过和反响,对汉字如何影响思维这一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并鼓励开展语言学和哲学的跨学科研究。黄水石博士介绍了“青年美学论坛”的组建历史及活动成果,诚邀海内外青年学者进行以哲学、文学、艺术为中心的学术交流。

章启群教授

      接下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章启群作题为《汉字与中国式思维——作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断想》的演讲,阐释了“汉字与思维”这一论坛主题的生发与意义。由汉语母语者阅读中文词汇可以诱发大脑顶中区产生汉字阅读独有的脑电反应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启发,由此推断出汉字与康德所论的“图式”具有很高的重合度和同构性,并认为这是汉语使用者的一个思维优势。

       2日下午以约稿会的形式围绕“汉字与思维”这一主题展开了两场发言与讨论。

2日下午第一场

      第一场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副研究员徐俊刚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黄水石(《诗之为诗:逻各斯抑或语言?——论亚里士多德对西方诗艺的奠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陈辉(《语言、意义与思维——一个现象学的视角》)、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王宇迪(《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科学基础》)主讲。

2日下午第二场

       第二场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黄水石主持,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助理教授周星月(《“Portas do Ouver”(视听之门):字根打开的语言现象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员李成金(《汉字、汉语思维与范型论》)、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候选人及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贾光佐(《“斯文有在,吾道逢源”:渡日明遗民独立性易的字学传播与江户日本的中华崇拜》)、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教授Heejung SEO-REICH(《汉字语音能否表达符号意义?——以“情”字为例》)主讲。

       参会学者分别针对各自的发言提问对答,论坛首日在热烈的交流讨论中落下帷幕。

参会学者提问

        次日(3日)上午的两场发言与讨论主题为“情感与思维”。

        首先,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名誉教授Kojima Yasunori作题为《日本国学中对“情”概念的独特理解》的主题演讲,主要分析了本居宣长对“人情”及“情”“欲”关系的理解。

Kojima Yasunori教授 

       第一场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讲师Andreas Christian REICH主持,同属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讲师Boris LOPATINSKY和副教授A. Sait Aykut主讲。

3日上午第一场

       第二场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教授Heejung SEO-REICH主持,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红丽论述了先秦儒家情感哲学的实践品格,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研究员聂渡洛从修辞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朗基努斯的“崇高”,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副教授闫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情感语言学的形成机制、研究现状,并提出构建语言文化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视域下情感问题的跨学科研究的设想。

3日上午第二场

       闭幕式上,Heejung SEO-REICH副教授总结了本次论坛的成果并介绍了论坛未来的发展计划,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借助这一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

闭幕式

       最后,北京大学的章启群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词,以“天时、地利、人和”对本次论坛做出了高度评价。至此,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第二届“东亚人文与艺术学术论坛”旨在从“汉字与中国式思维”的新观点出发,围绕着“汉字与思维”核心论题,由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分享学术见解、探讨学术问题,阐明汉字的独立价值。本次论坛中,在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下,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激发了新的研究思路,相信本次论坛能够助力未来在这一议题下产生更多创新成果。

 

 

 

 

责编:原晋豫

一读:张娜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