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师获“2023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活动培育提升计划”立项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发布人:宋元苑
编辑:宋元苑
发布日期:2024-01-05
近日,中山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公布了2023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活动培育提升计划立项名单,由徐永怡(旅游学院)、刘文慧(先进能源学院)、陈奕滨(旅游学院)、张士琴(旅游学院)、兰俊棒(旅游学院)和穆小路(旅游学院)申请的《构建“四化协同”心灵护航育人体系》项目获得立项。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已在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建成一间约60平方米的心灵护航工作室F517,于2021年3月正式揭牌开放,依托该工作室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心理育人活动。同时,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遵循“四化协同”的理念构建心灵护航育人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机制。体系建设和重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 “制度化”健全护航机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印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为科学性、体系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根据全员育人工作机制,由班主任、研究生导师进行全覆盖约谈,辅导员进行重点跟进,形成家校联动机制,识别问题,护航成长。
- “专业化”打造工作队伍。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组长由党政正职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担任,组员由其他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党政专职辅导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的主要负责同学以及班级的心理委员。学院注重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工作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 “项目化”开展专题活动。通过知识拓展、阅读启智、文化润心、运动健体等几个重点项目板块开展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提高学习效能,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人生规划意识,营造优良学风和校风,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 “常态化”加强心灵护航。在心灵护航工作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年度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积极心理学”心理沙盘活动、心灵成长相关电影鉴赏活动、朋辈交流活动、素质拓展活动、体育兴趣小组、舞蹈教学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美育相关的数字油画、羊毛毡手工制作、趣味拼图等活动。围绕不同的工作对象,开展了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处理等几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灵护航工作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本项目希望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立构建一个范本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形成能够联动多方资源、发挥“全员育人”力量的机制,完善心理育人实践平台,创新心理育人载体形式,抓好重点建设,实现难点突破,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强化学生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学会科学减压和情绪调节方式,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能力,推动学生探寻个人价值感和意义感,打造心理育人品牌项目,通过研究论文、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成果展示等方式将项目成果向外推广。
责编:宋元苑
一读:邱沛钰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