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第27届LHC Mini-Workshop活动回顾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发布人:王佳婷 编辑:王佳婷

       2024年1月19日-23日,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27届LHC Mini-Workshop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光达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曹庆宏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朱守华教授、冒亚军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室邢志忠研究员、毕效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马建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廖益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岳崇兴教授,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杨山清教授及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共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聚焦于LHC Run 3阶段上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热点和方向,以及该领域与低能精确检验和宇宙学观测的相互补充性。会议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系主任张鹏鸣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曹庆宏教授代表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致开幕辞。曹庆宏教授介绍了LHC Mini-Workshop以往的举办情况,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以自由讨论等方式分享粒子物理、宇宙学等领域最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促进学术讨论和交流。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杨山清教授在致辞中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情况。他提到,学院依托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两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和广东省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平台,重点建设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理论物理包括高能物理一直是学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物理学科的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北京大学赵光达院士在讲话中强调,LHC Mini-Workshop对国内高能物理领域学术交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对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联合主办此次会议表示感谢,并祝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共设10个大会报告,30个分会报告,内容包括LHC上标准模型精确检验和新物理寻找、相变与引力波、暗物质、轴子、中微子和希格斯物理等研究。中山大学师生积极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领域内理论和实验的密切合作,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实现新突破,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国内高能物理前沿研究发展,有力提升了我校粒子物理学科和高能物理研究在国内的影响力,助力推动我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科技力量。

 

 

责编:王佳婷

一读:罗雨欣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