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举办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金融战略研讨会
3月29—30日,由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发起的“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金融战略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南校园举行。本次会议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就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防范国家金融风险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开放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

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包括: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院长李善民教授,中央编译出版社副总编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副主编潘鹏编审,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宋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教授。学术期刊代表包括:《中国经济问题》执行主编张兴祥教授,《金融经济学研究》主编李华民教授,广东省社科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万陆主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编辑部兰鹏主任,《人民日报》(理论版)编辑王影迪老师。会议主办方及学术支持单位领导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高级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新飞教授,中央编译出版社副总编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副主编潘鹏编审,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高级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彩萍教授,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张学志教授,以及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的师生参加此次会议。
3月30日上午,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金融战略研讨会在中大学人馆会议厅举行。论坛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高级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彩萍教授主持。王彩萍教授介绍了与会嘉宾,并宣读了广东省原副省长、国家金融学创始人陈云贤教授给会议发来的开幕致辞。

中央编译出版社副总编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副主编潘鹏编审代表学术支持单位致辞。他介绍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基本情况,表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始终坚持“比较开眼界,比较长知识,比较启智慧,比较出真理”的办刊宗旨,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与政策,实践与经验,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期刊将继续聚焦服务学术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国经济金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贡献学术力量。

黄新飞教授作《推进国家金融学建设,服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报告,从聚焦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金融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国家金融学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他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给金融领域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金融学作为研究和指导国家金融行为的学科,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近年来高级金融研究院聚焦于国家金融学二级学科建设,在学术发表,政策研究、学术报告方面成果丰硕。未来研究院将依托金融学中大科研平台与团队,搭建知行合一全面金融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湾区金融学术共同体,服务湾区金融发展的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主旨演讲报告由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张学志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赵昌文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军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赵昌文教授作题为《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的主旨演讲,就目前中国金融发展的成果和展望进行了论述。他表示,从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水平来看,中国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于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李建军教授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法治之维——来自金融司法改革的证据》,他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司法角度来看,金融司法改革通过风险处置与监管协同,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中国应构建一个专门化的金融司法体系,进一步推进金融司法改革,完善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同机制,并加强金融司法配套设施的建设。

第二阶段主旨演讲报告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副总编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副主编潘鹏主持,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宋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宋敏教授作题为《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的共生关系》的主旨演讲。首先以数字经济的内涵为切入点,指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的新型经济形态。他指出,数字金融承担着助力变革、深化服务、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使命任务;数字经济能够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客户群体基础和数据基础,有助于金融行业提升服务质量、效率与范围,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肖耿教授作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高质量国家金融能力》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面对新的地缘政治环境,需要配套能够确保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国家金融体系。国家金融行为是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的金融市场,加快实现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

此外,3月29日下午在善衡楼组织期刊论文选题座谈会,会议由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王飞副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高级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学研究院)、国际金融学院、管理学院、岭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博士生参会,并就选题重点、用稿规范以及相关学术问题进行热烈交流于探讨。

编辑:卜晓彤
一读:王艳琪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