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研讨会暨“大陆动力学第十一次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顺利召开
2024年3月28-29日,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研讨会暨“大陆动力学第十一次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行。本届会议由“南方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联合发起,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新疆⽣态与地理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岳军教授主持会议。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在东亚和中亚的区域构造演化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但是对中生代不同时期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及其构造继承性还存在争议,深部过程如何驱动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仍有待深入。他热忱地欢迎地学界的同行们莅临指导,希望此次会议能推进深入交流,取得高质量成果。

张培震院士代表中山大学,对各位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表示,自2013以来,大陆动力学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会议以“小规模、高质量、前沿性”为特色,探讨东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以及资源环境效应,为深部资源勘查提供科学保障。对于东亚大陆而言,中生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中生代的研究不仅为东亚大陆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陆內变形和地貌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本身还对矿产资源的形成、运移、储存、改造等产生重要影响。此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理事长、南京大学舒良树教授致辞。他回顾了历次大陆动力学研讨会的举办历程及研讨聚焦的热点。会议围绕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邀请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开展多学科的交流研讨,达到了很好的交流成效。他希望此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开展讨论,凝聚共识。他还对支持并参加此次会议的所有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

16位专家、学者围绕东亚中生代构造演化、岩浆活动以及资源环境效应作了大会报告,深入研讨东亚中生代构造变形过程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
















会议最后,在杨树峰院士的主持下进行了“大陆动力学研讨会”的会旗交接仪式。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岳军院长将会旗交接给下一届举办方西北大学。热诚欢迎专家们,2025年相聚西安!

责编:王佳婷
一读:王艳琪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