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在第十一届“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赛荣获佳绩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发布人:许璐洁 编辑:许璐洁

       近日,由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主办的第十一届“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暨第一届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赛获奖名单揭晓,由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一平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的作品《综合卫星影像和三维点云的语义分割算法和应用研究》荣获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优秀奖,该作品由2023级本科生陈春松、陈风宇、陈桓、侯懿宸、董震五位同学共同完成。

图1 获奖信息

 

获奖作品介绍

 

       基于卫星影像和三维点云数据的语义分割任务是遥感领域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在当前深度学习技术迭进迅速的时代,众多语义分割算法不断涌现,这对各类算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该作品对最小距离分类算法、PatternNet神经网络算法和RandLA-Net神经网络结构三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详细介绍了三种算法在网络结构、参数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并使用这三种算法分别对卫星影像和点云数据集进行二维和三维的语义分割,具体展示和分析了不同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图二. 基于最小距离分类的语义分割二维图像
图三. 基于 PatternNet 神经网络分类的语义分割二维图
图四. 基于 RandLA-Net 神经网络分类的语义分割

       最后,该作品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为例,研究了语义分割和地物分类后的卫星图像的点云数据,分析场景地物分布和布局,给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规划和生态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珠海校区内的整体植被覆盖率较高,植被分布与其地理位置、建筑布局以及人流动线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学生活动频繁的区域,如教学楼周围和宿舍区,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主要以树木和草地为主。这些绿色空间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休闲和学习的环境,还对改善校园的微气候和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通过对珠海校区植被的生态保护状况进行的评估发现,中山大学在校园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大量的本土植物种植为多种多样的生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资源,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且合理的植被布局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大赛背景介绍

 

       “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共享杯”大赛)是科技部批准并指导,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以下简称平台中心)主办的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和创新企业开展的一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十一届“共享杯”大赛将以“共享科技资源、成就创新梦想”为主题,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多科研设施与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等科技资源服务,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本届大赛增设“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赛,由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主办。共有全国123所高校、6家科研院所和3家创新公司参赛,535个团队参与报名,收到作品597件。

 

 

编辑:许璐洁
一读:范凌婧
初审:曹雁群
复审:翟爱梅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