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大创团队在《旅游学刊》发表论文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大创团队刘璐璇、谢慧贤、王时彩、林森、刘子书在《旅游学刊》(CSSCI)发表论文《“成家”何以促进“立业”?嵌入性影响下的乡村旅游创业研究》,该大创项目指导老师及论文通讯作者为旅游学院王心蕊副教授。

01 研究缘起
团队合作缘起于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意识到新会旅游小企业主发展情况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实践中具有典型性。在王心蕊副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成果《薪火相承,广陈飘香——以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茶坑村陈皮产业创业地位的获得》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发现传统村落”调研大赛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团队继续深耕此案例地,多次前往新会茶坑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右三为王心蕊副教授)
调研中,团队发现当地的创业活动具有嵌入性。在王心蕊老师指导下,团队以“嵌入性视角下旅游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与代际差异研究”为题,成功申报2021年国家级大创项目,并在结题验收时获评“优秀”等级。经过进一步修改后,项目成果被2022年《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评为“优秀会议论文”,于2023年5月被《旅游学刊》接收,于2024年4月正式刊出。

2 研究内容
旅游创业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乡村旅游中的创业主体多为高度依赖地方的关系网络的中小型企业,且夫妻共同经营的特征突出,婚姻关系对乡村旅游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多将社会网络同质化看待,对网络嵌入如何转化为创业绩效的探讨较为有限,且忽略了婚姻关系在其中的独特作用。乡村旅游创业者很有可能嵌入相似的关系网络中,但创业的结果却千差万别。嵌入性究竟如何影响创业绩效?婚姻关系在其中发挥了何种作用?“成家”何以影响“立业”?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探究。
研究以鲜活的本土实践回应西方管理理论与发现。团队选取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乡村旅游地作为案例地深入调研,遍访陈皮旅游特产核心产区多个村落,回收136份企业主问卷,并整理访谈获得17万余字转录文本。结合定量定性方法,团队识别嵌入性视角下影响旅游中小企业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成家”与“立业”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嵌入性通过旅游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旅游创业能力在嵌入性与旅游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婚姻正向调节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证实婚姻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存在行业差异,为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3 促进本科生研究学习
旅游学院重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鼓励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旅游学院近五年大创项目立项总数大幅提升,2020年至2024年共立项各级项目165项。
学院坚持用好科研平台,依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与管理中心、珠海旅游研究院、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旅游可持续智能测评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从大二开始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引导学生进课题,激发学生浓厚的科研兴趣,积极参与相关主题学术训练,培养高质量研究型人才。
编辑:范凌婧
一读:许璐洁
初审:曹雁群
复审:翟爱梅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