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12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区史巡礼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人:吴思慧 编辑:吴思慧

编者按:

       百年风华,书香满园。自1999年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走过二十余载春秋。从建设之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规模完善、高楼林立、教学科研设施堪称一流,珠海校区在风雨征途中既继承了中山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积淀下的优良办学传统,又融汇了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奋发有为的学子。回望来路,珠海校区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过去二十多年里每一位中大人焚膏继晷的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中山大学文化传承类重点项目——珠海校区发展历程”的重要研究成果,《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编年史(1999-2018)》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史(1999-2018)》二书,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和温情敬意的目光再现珠海校区各个时期的历史,重温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既是珠海校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珠海校区历史文脉的承载者。昨日奋斗铸就今日辉煌,前人满怀激情、不畏坎坷的建设精神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大人肩负责任,砥砺前行,弘扬百年中大精神,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1月5日,珠海校区2011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暨迎新春联欢晚会在伍舜德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本次表彰大会还特别颁发了“珠海校区优秀服务奖”,32名为珠海校区做出积极贡献、辛勤工作10年及以上的教职工获此殊荣。

 

1月18日上午,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珠海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珠海校区举行。

       参加仪式的有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钟国胜、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局长杨川、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夏亮辉、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兼珠海实验室主任沈辉教授等。

 

4月5日上午,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校长办公会在珠海校区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珠海校区发展的有关问题。

       郑德涛书记、许宁生校长分别主持会议,全体在校领导、校长助理出席会议。会前,校领导一行实地考察了珠海校区拟于近期兴建的科技创新大厦、多功能体育馆、北区二期教工周转房等项目。会上,校领导听取了关于珠海校区拟建项目详细方案汇报,一致认为拟建项目关系到学校尤其是珠海校区的长远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部署,尽快启动,落实好各项筹备工作。

 

4月12日,《中山大学关于珠海校区发展的规划与构想》公布。

 

4月16日下午,珠海校区举行近期情况通报会。

       通报会由校长助理、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保继刚主持。珠海校区各职能部门全体教职工,整建制学院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学工办辅导员,校区各院系主要学生干部等近150人参加了会议。保继刚利用翔实的图片数据资料,系统讲解了《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2008--2012)》情况,对今年校区的学科调整和布局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介绍了学校近期将在珠海校区开展的包括多功能体育馆在内的一系列建设工程项目、一批体育设施等。珠海校区党工委书记郝登峰也对召开本次通报会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

 

4月19日下午,珠海校区召开2012年宣传工作会议。

        珠海校区党工委书记郝登峰,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谢曼华、副部长朱志辉,珠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林俊洪,整建制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区各办负责人以及校区各单位宣传信息联络员、校区记者站学生记者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珠海校区2012年宣传工作的主要部署和工作重心两项议题展开。郝登峰首先提出珠海校区宣传工作的定位,对做好珠海校区2012年宣传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落实措施。谢曼华就2012年学校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做了介绍,同时希望校区各单位宣传信息联络员要充分利用新闻网、中山大学报、中大电视台5D空间、中大官方微博、中大学子等宣传平台,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和宣传信息,进一步扩大珠海校区的影响力。随后,朱志辉与校区各单位宣传信息联络员和校区记者站学生记者进行了工作交流。

       会后,珠海校区还召开了媒体座谈会,邀请珠海特区报、珠海新闻网、广州日报、文汇报、珠江晚报、珠海电视台等多家驻珠海的媒体记者与校区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旨在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珠海校区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月22日,“首届俄语文化节”在珠海校区拉开帷幕。

       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阿列克谢携夫人、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国际政治系玛利亚教授、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陈春声教授、珠海校区党工委书记郝登峰、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东黎、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等出席了活动,来自俄罗斯的20多名留学生和翻译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文化节。文化节由翻译学院主办,翻译学院俄语系、学生会承办。阿列克谢用流利的中文致辞,他认为本次俄语文化节恰逢列宁同志诞辰140周年,具有重要意义。陈春声认为,学校在做教学布局调整的时候把珠海校区作为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点发展校区,把俄语专业放在珠海校区是整个教区布局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

 

4月27日,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2010级本科生杨孟衡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杨孟衡,1990年11月生于云南宜良,1997年因高压线电击失去双臂,成为高位截肢残疾人。但他自强不息,2007年参加了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10年6月参加全国高考,以总分594分的成绩成为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文科状元,并以全省前60名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2010年9月1日,杨孟衡成为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公益电视晚会《开学第一课》的特邀嘉宾。曾荣获中山大学2010年“大学生年度人物”。

       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通过校级、省级团委的推荐,经专家委员会审定,最终产生1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5月4日下午,珠海校区人工足球场启用仪式举行。

       仪式由珠海校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胡海峰主持,珠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林俊洪、团工委书记刘泽炀、保卫办主任陈东、后勤办主任李珅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5月8日,珠海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校党委朱孔军副书记出席座谈会。

 

6月6日,移动信息工程学院成立。

 

6月22日,许宁生校长代表中山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签署关于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双学位合作项目的合作意向书。

 

6月25日下午,中大翻译学院与韩国成均馆大学签署关于开展学生交换的合作协议书。

       协议书有效期为五年。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韩国成均馆大学文科学院院长洪德善等出席签字仪式。

 

6月26日,黄国文院长代表中大翻译学院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签署关于开展学生交换的合作协议书。协议书有效期为五年。

 

7月26日上午,珠海校区2012年回迁纪念砖揭砖仪式举行。

       珠海校区党工委书记郝登峰、珠海校区学工办主任兼党工委副书记林俊洪等人参加仪式。本年度回迁砖的设计者是曾宪玮同学。

 

7月,依托海洋学院建设的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7月,中山大学精灵志愿者协会在珠海校区成立,以宣传保护中华白海豚为主的公益社团。

 

8月16日,翻译学院志愿服务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喜获表彰。

 

8月21日,学校启动珠海校区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9月8日,珠海校区与其他校区同时迎来了2012级新生党员。

       校党委副书记朱孔军为新生党员们做了题为“吾师吾校——中大精神一席谈”的培训讲座。经历三天的培训后,新生党员将参与到9月11日的迎新工作当中。

 

9月11日,珠海校区迎来2012级新生。

       陈春声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保继刚校长助理到珠海校区检查迎新工作,看望新生。

 

10月14日,中山大学2012年迎新及新生教育工作交流会在珠海校区召开。

       校党委副书记朱孔军,珠海校区党工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出席了会议。朱孔军在交流会上发表致辞时指出,今年的新生公益囊活动、微博迎新、发放《家长手册》等好做法应该在各院系推广。他强调,辅导员要结合新生教育贯彻落实学校“人心向学”的办学理念:一是要善于专业融入,加强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二是要善于“频道转换”,能适应多重角色;三是要帮助学生进行价值“澄清”,引导学生对学术的追求;四是要努力“固化”学生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五是要注意整合资源,力争形成学生工作的合力。

 

10月16日,校党委书记郑德涛到珠海校区调研。

 

10月18日,许宁生校长代表中山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署中大旅游学院与昆士兰大学商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教学协议书,协议书有效期为两年。

       本年度,旅游学院按照协议派出33名学生前往昆士兰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10月22日,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家瑞与珠海市政府副市长龙广艳代表双方签署了“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秘书长张松,相关区局领导,我校党委书记郑德涛,校长助理、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保继刚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郑德涛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珠海市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山大学近年来不断完善和丰富珠海校区的内涵:一是面向珠海市,适应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坚持国际化办学,使办学模式、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有更宽阔的视野;三是进一步注重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珠海经济社会发展。此次我校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将围绕三个方面工作下更大功夫:一是在双方更紧密合作上下更大功夫,围绕珠海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在丰富合作形式、拓展合作渠道、提高服务功能上下更大功夫,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的作用;三是在取得务实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加扎实地为地方服务,回报珠海人民的支持。

       何宁卡在致辞中指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是珠海发展高等教育引进的第一所国内著名院校,它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了名牌大学和经济特区两个品牌的效应。实施珠海市政府与中山大学深化战略合作,是现阶段适应珠海发展新形势和新时期促进珠海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必然对珠海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文化强市的打造等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他鼓励双方积极推进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医疗卫生、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合作。他还提到,珠海市将一如既往地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全力支持中山大学在珠海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协议的签订表明,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就人才培养、产学研、提升城市功能建设、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医疗卫生合作等方面,本着“资源互补、全面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达成共识,致力于提升中山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珠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1月24日上午,中山大学88周年校庆校道接力赛在珠海校区举行。

        比赛由珠海校区团工委主办,珠海校区学学生会承办,共有12个院系的代表队参加接力赛。与此同时,啦啦队比赛也在风雨操场拉开帷幕,来自13个院系的啦啦队参赛,并为校道接力的选手们献上鼓励与祝福。地球科学系和外国语学院代表队获得接力赛并列第一名,岭南学院代表队在啦啦队比赛中力拔头筹。

 

12月16日,珠海校区“有爱最美”助学服务社成立。服务社由珠海校区学工办指导。

 

12月20日,许家瑞常务副校长主持召开珠海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二次座谈会。

 

12月25日,舒元院长代表中大国际商学院与英国兰克斯特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有效期为三年。

 

12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荣获珠海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奖。

 

编辑:吴思慧
一读:卢雨梦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