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2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史巡礼
编者按:
百年风华,书香满园。自1999年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走过二十余载春秋。从建设之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规模完善、高楼林立、教学科研设施堪称一流,珠海校区在风雨征途中既继承了中山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积淀下的优良办学传统,又融汇了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奋发有为的学子。回望来路,珠海校区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过去二十多年里每一位中大人焚膏继晷的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珠海校区校区史整理小组庚续前辈优良传统,校区各单位鼎力协助,2019年至今校区史日臻完善。昨日奋斗铸就今日辉煌,前人满怀激情、不畏坎坷的建设精神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大人肩负责任,砥砺前行,弘扬百年中大精神,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1月8日,大气科学学院举办“科学与艺术对话会”。
1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举行援助香洲二院医疗队返院仪式。
1月,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领衔的“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班主任聘任仪式。
1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学业辅导案例获广东高校学生工作案例评优活动二等奖。
2月3日,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市长黄志豪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2月26日,黄志豪市长带队至中大五院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2月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聘任中山六院荣誉院长、国内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汪建平教授为荣誉教授。
3月4日,珠海特区报、学习强国报道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科学研究团队助力研发金湾黄立鱼新品种。

3月17日,中山大学党委批复同意软件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1月18日党员大会选举结果。

3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成地球化学超净实验室。
4月6日,93岁港籍新冠患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康复出院。
4月8日,由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和遥感学报协办的“逸仙智绘论坛”学术讲座第1期顺利开幕。

4月8日,国际翻译学院党委随中山大学党委赴云南凤庆县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和教育帮扶活动。
4月8日,天琴中心获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5月20日,天琴中心获批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4月9日,高松校长到附属第五医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


4月13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第十一届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中法方校长们在线上举行了第三期合作协议(2022-2025年)签署仪式。同时,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再次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权威认证,并被授予最长期限(六年)的CTI资格。



4月28日,中山大学收到来自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感谢信。
4月,软件工程学院郑子彬教授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4月,哲学系(珠海)学生创作的《微记录·我们的故事》获2021年“爱在广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二等奖。
4月(疫情期间),国际关系学院组织2021级研究生团支部参加校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4月至5月,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首次获“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会”“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会”荣誉称号大满贯。


5月13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到附属第五医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
5月20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承办中山大学党建工作坊(第8期)。
5月22日,软件工程学院当选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产学研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5月22日,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百年变局与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5月25日,历史学系(珠海)入选中山大学首批“三全育人”示范院系。
5月26日,中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总支部委员会更名为中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委员会。
5月2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单鸿教授领衔的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的“珠海实践”》荣获珠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5月,中山大学收到来自广东省、湖南省和广州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感谢信。


5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矿物博物馆获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珠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5月,数学学院(珠海)学生姜植茜、程龙瑞、高幸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Finalist奖,胡文涛等8位同学获Meritorious Winner奖,陈泼等13位同学获Honorable Mention奖;蔡英威等3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5月至6月,“中山大学”号设备验收航次长柱状取样获得重要突破。




6月1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胡建国副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项目获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立项支持。
6月1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柯俊涛、邓明婕、刘一为参加“绿色核能,助力‘双碳’”广东省大学生核能知识竞赛,荣获季军。

6月2日上午,国际金融学院与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商讨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6月6日,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一行到国际金融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软件工程学院开展党建工作调研。


6月8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阳钢锋院长带队赴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促进双方合作展开交流。
6月9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正式搬迁至公共实验大楼。
6月10日下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与华发产业集团联合开展“产业进校园”促就业扶创业活动。
6月10日,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文副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兼唯一通讯作者身份,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国际顶尖期刊《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发表长篇研究论文。
6月10日至13日,国际翻译学院研究生会承办2022“全球观 家国情”粤港澳外语与翻译研究生学术交流周。
6月10日至13日,哲学系(珠海)举办哲学通识教育与外国哲学课程教学研讨会。
6月12日,大气科学学院举办“逐梦海天:海洋与气候高端论坛”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首航启动仪式。
6月15日,人工智能学院举办进驻瀚林2号楼仪式暨2022届毕业生欢送会。

6月17日,海南省三沙市设市以来建立的首个院士工作站——戴永久院士工作站在永兴岛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山大学入榜海洋科学类A+专业,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排名全国第2,评级为A+;“海洋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4,评级为B+。

6月18日,软件工程学院举办两周年志庆暨第一届协同育人博学论坛。
6月21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6月24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首届研究生毕业。
6月24日,数学学院(珠海)举办数学与交叉科学学术报告第1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戴永久作题为“陆面过程研究中的数学问题”的学术报告。
6月24日,哲学系(珠海)2022届全体毕业生合影留恋。
6月,海洋科学学院教职工代表参加“中山大学”号首航。
6月,大气科学学院陈庭辉副教授在Nature正刊上发表SCI论文。
6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中山大学”号首行西沙海洋综合科考实习。
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组织编写的全国首套紧扣最新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全科医学系列教材出版。
6月,软件工程学院举办第一届职业导师聘任仪式。
6月,软件工程学院迁至瀚林2号楼。
6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分工会主席陈灿林被评为“2022年度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
7月6日,海洋科学学院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科教融合”合作共建交流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3号举办。
7月6日,数学学院(珠海)举办珠海数学杰出学者讲座第1讲,邀请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张益唐教授作学术报告。至今珠海数学杰出学者讲座已举办26讲。
7月8日至10日,广东历史地理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历史学系(珠海)举办。
7月20日,国际翻译学院陈杰教授研究论文获“2022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奖”。
7月24日,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市长黄志豪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调研。
7月28日,中山大学与新疆大学共建的新疆历史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吐峪沟工作站在新疆大学挂牌。2012年,新疆大学旅游学院选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作为对口合作学院,双方大学于 2018 年正式确立对口合作关系。
8月3日至5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在“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夺得全国二等奖。

8月16日至18日,国际金融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国家金融学师资培训暨国家金融学青年论坛。
8月18日至20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吴洲杰、吕耀阳、李萍荣获“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
8月22日,软件工程学院“数字乡村”实践团赴清远市连州市丰阳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25日,国际翻译学院外籍教师徐希定副教授接受央广总台环球资讯专访,讲述她亲赴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考察的故事。
8月26日,物理与天文学院成立物理系。
8月30日,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到公共实验大楼(瀚林2号)——软件工程学院调研。
8月,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简茂球教授、胡晓明教授、王子谦副教授所编专著获Springer Nature“中国新发展奖”。
8月,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成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水下机器人研究学社。
8月,广东省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软件工程学院正式成立。
9月6日,数学学院(珠海)赴珠海视熙科技交流并签署“中山大学本科实习教学基地”协议。
9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揭牌,该中心为珠澳地区规模最大的睡眠医学中心。
9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党建工作坊总第10期(珠海校区第3期)在海洋科学学院举办。
9月16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春声莅临物理与天文学院、数学学院(珠海)开展党建工作调研。

9月16日至18日,国际翻译学院文学文化科研团队主办首届人文艺术国际学术会议——文艺思想中的“感觉、感性与情感”。
9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海景图书资料室正式开放,现有图书9000余册。

9月24日,国际翻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东安全与发展”珠海论坛顺利召开。
9月26日,中山大学党委陈春声书记一行莅临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党建调研。
9月27日,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举办第一期“海路论坛”高水平学术讲座,目前共举办13期。
9月27日,大气科学学院与数学学院(珠海)举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专题联席会议。
9月30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正式命名,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出席命名仪式。该船由张昕宇、梁红夫妇捐赠,由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运维,是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9月,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到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开展党建调研。

9月,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开展首届“核器生才——最受欢迎的老师”评选活动,Alexander GEWIRTZ(大山)、Océane GEWIRTZ(海洋)、卞莱特(Laite)等3名教师获评。
10月11日,负责执行IODP 397航次的“决心”号科考船从葡萄牙里斯本启航,海洋科学学院吴家望副教授作为船上两名中国科学家代表之一,全程参加了该航次。




10月18日,旅游学院留学生校友冯志伟(威伦·披差翁帕蒂)博士接受新闻联播采访,谈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对泰国发展的借鉴意义。
10月23日,历史学系(珠海)举办第五届中西古典文明节开幕式暨葛剑雄教授讲座。
10月26日,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习近平外交思想青年研学社。
10月27日,在第29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成秋明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最高奖-AAG金奖(AAG Gold Medal)。
10月28至31日,由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全国磁约束聚变理论与模拟会议”在珠海金山软件园会议厅成功举办。
10月29日,物理与天文学院团委和中山大学天文学社联合前环社区组织科普进社区活动。

10月,国际翻译学院教师毕雪飞在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获全英组一等奖,张薇薇获文科组优胜奖。

10月,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朱崇科教授主讲的《华文文学》课程获广东省一流线下课程立项。
11月4日至5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举办首届“先进核能系统热工水力与安全国际研讨会(TYSAN 2022)”。
11月6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申报的“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热带与极地环境遥感分会”成立。
11月10日至13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海洋科学学院卢建国副教授等指导的学生创业团队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斩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金奖,创造了中山大学在该赛事红旅赛道上的首个金奖。
11月12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海洋科学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生万蕊雪获奖。

11月12日,国际金融学院与岭南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共同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部。

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名单,软件工程学院郑子彬教授入选。
11月18日,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举行“海路通”高性能计算集群启用仪式。
11月23日,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中国与东盟:和平与繁荣的共同体”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11月26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在珠海校区举行中山大学核能教研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纪念“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先生1942年在中山大学完成中国核能教研的开山之作《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

11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珠江三角洲基底断裂探查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荣获广东省地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月,国际金融学院李腾副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金融学国际三大顶刊之一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论文。
12月11日,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全球经济治理:前沿问题与治理挑战”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12月12日,高松校长莅临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调研指导工作。
12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春声莅临国际翻译学院开展党建工作调研。
12月16日,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举办首届“海路”青年学者论坛。
12月,软件工程学院首次获得中珠羽协院系杯冠军。
12月,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到哲学系(珠海)、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调研指导党建工作。
2022年,大气科学学院党委审批组建科考航次临时党支部,为海洋科考保驾护航。

2022年,哲学系(珠海)举办第一届师生歌会活动。
2022年,土木工程学院建成虚拟仿真与远程教学实验室。
编辑:邝静仪
一读:许璐洁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