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与藻类资源利用研讨会暨第七期ONCE珠海论坛成功举办

稿件来源:南方海洋实验室 发布人:廖思怡 编辑:廖思怡

       2024年10月16日上午,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称“南方海洋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海洋碳汇与藻类资源利用研讨会暨第七期ONCE珠海论坛”在南方海洋实验室顺利召开。会议由南方海洋实验室杨宇峰教授、贺志理教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龙丽娟研究员共同主持。

会议现场

       杨宇峰教授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邀请的报告专家和会议背景。在随后的专家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广策研究员从微藻光合固碳、氮吸收和同化、温度响应以及细胞信号传导四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洋微藻高效固碳过程及其应对全球变暖的机制;

王广策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唐赢中研究员以“有害藻华生态学中的混合营养:案例研究和思考”为题进行了报告,详细介绍了甲藻多样化的混合营养形式以及甲藻对维生素B12依赖性营养的遗传学基础;

唐赢中研究员作报告

       中山大学崔廷伟教授介绍了黄海绿潮遥感研究进展与展望,并提出未来应加强多源遥感数据获取、深入理解遥感机理,提高绿潮遥感监测的定量化和自动化、拓展深化应用研究;

崔廷伟教授作报告

       汕头大学杜虹教授以“闽粤沿岸养殖大型海藻可移除碳汇核算研究与应用”为主题,介绍了广东省南澳县紫菜养殖固碳量、2023年福建省沿海养殖海藻固碳量核算结果,阐释了海藻规模化养殖对广东沿海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

杜虹教授作报告

       广东海洋大学黄翔鹄教授就微藻在池塘水质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报告,解释了虾池倒藻的主要原因、有益藻对对虾池塘环境的控制,并介绍了所开发的活性微藻生态制剂。

黄翔鹄教授作报告

       来自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联鲲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40余名师生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会议最后龙丽娟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效果和意义。

龙丽娟研究员作总结

       本次论坛围绕海洋碳汇与藻类资源利用,探讨了多种微藻和大型海藻高值化利用和碳汇效应,从藻类生理、生态、分子到卫星遥感、碳汇核算多角度进行了讨论,学科交叉特色明显,对进一步开展藻类资源利用和固碳增汇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会人员合影

 

编辑:廖思怡

一读:卜晓彤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