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开展气象环境宣传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 发布人:廖思怡 编辑:廖思怡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志愿广东”建设,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志愿服务精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结合学科特色,于金秋时节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气象宣传和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行动,青年学子们在服务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勇当志愿先锋,彰显青春担当。

 

多方共建,共绘气象科普新画卷

      9月29日,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市科技创新局联合主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大气科学学院团委科技志愿服务队以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约400多人参加现场活动。

      科普日活动中,专业的气象科普宣传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从阳光明媚到风雨交加,从微小的气旋到猛烈的台风,对多种天气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分析,为参与活动的群众揭示了隐藏在天气背后的“真相”。此次科普日活动增进了市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并且有利于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气象应急响应能力,助力气象灾害减损。

      此次局、校、学会三方气象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的合作共建,紧扣珠海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是推动基层气象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吸纳气象专业在校大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气象科技成果在基层气象部门的转化应用,还能提升高校毕业生适应基层气象工作的能力,助力基层气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志愿者们辛勤的身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校互动,共筑气象科普新平台

      气象科普校园行,走出大学,走进小学。受珠海三溪实验小学邀请,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于10月11日和10月18日下午,分两批走进三溪实验小学,为100余名同学带来了生动的气象灾害科普演讲。

      志愿者们以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暴雨、台风、雷电、高温等气象灾害的巨大破坏力。孩子们不仅充分了解到这些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城市内涝、房屋损坏、人员受伤等,也初步掌握了面对不同气象灾害的应对方法。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他们对气象科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本次小学科创节的气象活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还与三溪实验小学共同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气象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为其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本次活动主要包含气象灾害的介绍,实验环节,以及总结回答三个环节活动
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志愿者专业的讲解
 

校地合作,共展社区公益新面貌

      10月27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志愿服务队前往珠海市唐家湾镇后环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理念与知识。

       活动中,大气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手持色彩鲜艳的垃圾分类宣传卡片,结合身边实际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往来居民细致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宝贝”,比如废旧纸张、塑料瓶等经过回收处理能够再次发挥价值;哪些又是需要特别小心处理的有害垃圾,像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收获走进社区的经历,志愿者将自身成长融入到了社区建设中,在社区工作中感受推动国家环保事业取得进步的基层力量。

志愿者们与当地居民达成共识,携手共同努力
热情满满的志愿者们将垃圾分类的知识
融入到与小朋友们的互动当中
志愿者们认真倾听着大家对于社区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看法和感受
 

青春志愿行,共筑强国梦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团委鼓励青年学子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投身于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志愿者们勇担重任,为群众科普气象知识,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为小学生科普气象灾害,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敬畏自然、防范灾害的种子;在社区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他们以青春的活力和无私的奉献,奏响了志愿服务的激昂乐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廖思怡
一读:张娜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