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院师生《国际旅游研学实践》马来西亚-新加坡行圆满开展
2025年2月11日,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7名师生组成的《国际旅游研学实践》研学团,从广州出发飞往吉隆坡,开启为期11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研学旅程,此次研学由陈敬复副教授、范敬恒助理教授带队。
此次研学主要分为生态保护、文化漫游和交流共创三个方面。下面将揭秘从原始雨林到智慧城市的旅程,直击不同类型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
自然追踪,探索原始与现代两种生态保护
在马来西亚Kuala Gandah大象保育中心,师生一行了解到大象救助与保护,思考人与动物如何和谐共处;在Taman Negara的夜色中,大家寻找形态各异的“雨林居民”,攀爬行走在草木之间感受雨林生态的丰富层次;在雪兰莪寻找萤火虫和“蓝眼泪”的流光碎影的过程中,大家思索美丽光影背后的生态成因;在新山Kampung Sungai Melayu红树林里,大家与刚睡醒的猫头鹰、爬树的螃蟹、盘踞的蛇、气鼓鼓的河豚面对面……马来西亚丰富的资源和生态保护业态给师生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师生一行探访马来西亚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








事实上,生态保护不仅存在于原始的雨林和湿地中,现代化大都市也有自己的方式。在新加坡这样人口密度和城市化程度双高的国家,精准计算比例的花园城市布局、Bird Paradise里穿行飞翔的精灵以及Garden by the Bay的云雾森林,都展现了都市生态保护的路径。这些都令师生一行思考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可以通过怎样的智慧、创新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加坡的都市生态保护景观





文化漫游,感受多元共生的魅力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沿吉隆坡-马六甲海峡-新山至新加坡,大家既感受到吉隆坡和狮城的现代都市气息,也体会到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和新加坡Rail Corridor的历史积淀。坡顶高脚屋、闽南骑楼、撞色曼陀罗、荷兰红屋、穹顶和拱廊,各式各样的建筑凝刻着不同文化的痕迹。尝过娘惹菜的酸辣,嗅过煎蕊的斑斓香……在这些时刻,师生一行感受到文化多元共生的魅力。
师生一行感受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




交流共创,收获智慧碰撞之果
11天不仅是游游走走。作为特色课程,同学们还与各高校师生、旅游企业管理者和政府规划部门近距离交流。在马来西亚理工大学(UTM),大家与马来西亚同学一起聆听陈敬复老师和M. Rafee Majid教授带来的精彩报告。在范敬恒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与马来西亚同学就如何优化旅游服务和创新旅游产品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当地同学热情介绍狮城文化,带领大家游览校园,感受SUSS的活力。通过在新加坡城市管理局(URA)和新加坡动物园Bird Paradise的参观交流,大家看到了旅游企业和政府治理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方法与思路。
师生一行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相关人员交流










2025年2月21日,11天行程圆满结束,师生一行在此次研学中看到了旅游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美好生活进程中的优势与力量,大家会怀揣着这份信心与使命,在未来学习路上不断求索。
编辑:朱悦馨
一读:王佳婷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陈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