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院(珠海)思政第一课:《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高质量发展“珠海故事”》
书记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优良传统
2025年3月27日上午,数学学院(珠海)党委书记章向宏在珠海校区为学院2023级本科生作题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思政第一课。课程围绕红色文化育人主题,结合大学生成长规划,通过理论阐释与互动交流,引导青年学子深化思想认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章向宏书记从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甘肃、福建、安徽等地考察时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展开,结合中山大学校史与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系统梳理红色文化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及其内核与外延。章书记通过讲解党史案例,深刻剖析红色文化 “意识形态性、历史传承性、实践创新性”等特征,强调其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对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深远意义。章书记指出,当代青年作为“平视世界的一代”,需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讲解完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后,课堂进入互动交流环节。首先,章书记与同学们围绕“为什么学习”展开热烈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有同学从个体价值出发,提出“我学习是出于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一方面想通过学习满足精神需求,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我想通过学习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亦有同学慷慨陈词:“倘若天下安定,我辈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吾辈当万死已赴——我学习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报效家国。”章书记听取完同学们的发言后肯定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的思考,并进一步阐释学习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传承红色基因、肩负时代使命的必由之路。章书记勉励青年学子以红色基因为精神底色,在追求卓越中实现自我价值与国家需要的同频共振。
接着,章书记与同学们讨论“怎样开心度过大学生活”。在听完同学们的想法后,章书记从当前国际形势切入,强调青年学子需立足百年变局,树立远大目标。章书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理想信念为指引,锤炼抗挫折能力;二是善于沟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学业及生活的帮助与指导;三是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在集体中实现共同成长。
课程尾声,章书记指出,当代青年应把红色文化作为精神食粮,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国际视野,将数学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数学领域探索中践行报国初心。
院长第一课—— “高质量发展‘珠海故事’”
2025年4月3日上午,数学学院(珠海)赵育林院长到广州南校区为2024级本科新生作题为《高质量发展“珠海故事”》思政第一课。旨在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珠海的魅力、历史、红色记忆与新时代发展,强化同学们对数学学院(珠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今年7月同学们从广州校区来到珠海校区学习生活作铺垫。课程由数学学院(珠海)党委副书记周剑芬主持,全体大一新生参加。
课程从珠海的美丽风光开篇。珠海山水相依、陆岛相望,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它东连香港、南接澳门,周边机场环绕,交通便利;外伶仃岛等特色海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唐家共乐园等岭南园林,彰显着独特的人文风情。
随后,赵育林院长带领同学们回溯珠海的往昔岁月与红色历史。从明清时期广州府的行政区划,到近现代的行政沿革,珠海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唐绍仪、唐国安、容闳等杰出人物,在教育、外交、政治等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苏兆征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小濠涌党支部在烽火岁月中的诞生与抗争,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珠海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紧接着,赵院长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珠海,详细阐述了自设立珠海经济特区以来的发展历程。从蹒跚起步,到一次次的扩容发展,特区在经济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不断砥砺前行。“二线”管理线的设立等举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共同见证了珠海的成长与变迁。
最后,赵院长向同学们介绍数学学院(珠海)逐步发展壮大的来时路。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成立到如今万余人的大规模办学,从2015年建院之初的两名教师到如今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漫漫长路攻坚克难,离不开全校、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赵院长着重介绍了数学学院(珠海)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其中包括数学学院(珠海)近五年发表高水平论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数量。在人才培养方面,赵院长介绍数学学院(珠海)现有本科生607人、研究生154人,本研比例接近4:1,形成“厚基础、重实践”的育人特色。
课程尾声,赵院长深情寄语:“希望大家能以此次宣讲为契机,深入了解珠海、热爱珠海,将个人的成长与珠海的发展紧密相连。展望未来,同学们能以实际行动融入珠海发展大局,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期待同学们下半年来到珠海,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珠海故事”!”
编辑:朱悦馨
一读:罗雨欣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陈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