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系(珠海)“特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入选珠海市第三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名单
近日,珠海市社科联公布了珠海市第三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名单(共15项),中山大学共获批4项。由我系吴滔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特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赫然在列。该中心主要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特别是历史政区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及人地关系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开拓,发挥历史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优势,结合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文化遗产学、旅游学等理论和学说,对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历代政区演变进行长时段考察,并从中国经验出发,对中国古今特设政区的行政实践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兼具中国经验及现代意义的特设政区和谐发展之路。
未来基地将围绕珠海发展战略,与珠海经济特区研究会合作,搭建全新的研究平台,承担社科规划项目、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以项目落实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度,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数据储备和开发等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历史横断面的基础上开展纵贯历史的宏观研究,通过建立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和专业化的信息网络,使研究成果能够通过平面、音像、网络进行立体化全方位传播。
在学术研究方面,以历史政区地理研究及现代运用为重点研究任务,在区域史、整体史的视角下,展开历史政治地理的多尺度研究,注意发挥小尺度运作方面的研究优势,将政治地理问题至于动态过程和具体运作中进行分析,反思地理空间的政治功能。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经济特区的建置沿革、行政实践和社会变迁,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从区位格局、行政理性、环境意识、人文精神等角度,探索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社会协调发展的特设政区行政模式。基地将通过多学科参与的专题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基地下设研究课题的开展、专题论文及论文集的发表和出版等方式,建成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力的特区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对相关学科研究及地方政府施政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服务决策为导向,面向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积极参与珠海市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及城镇空间规划的委托项目,用三维技术合成复原重要历史遗迹、虚拟复原景观记忆,为现代城乡规划的空间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历史地理研究参与现实空间生产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参与打造珠海市重大决策智库,根据珠海发展需要,结合本专业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活动,提供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