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王彪院长受邀在第二十八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讨会上做报告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近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第二十八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我校研究生院高久群副院长、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王彪院长受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同时,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撰写的《中法全方位合作共同培养核能领域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会议论文荣获一等奖。王彪院长受邀在研讨会上做报告,介绍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以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实行“3+3”精英工程师培养模式,即三年预科阶段和三年精英工程师阶段(对应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为“4+2”的本硕连读培养)。采用教师全程个性化指导,大小班授课相结合,理论课、导学课、实验课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目前,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已顺利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国际认证和欧洲工程教育认证(EUR-ACE),意味着学院拥有了法国工程师证书直授资格,学院合格毕业生不出国门就能拿到欧洲认可的工程师证书。此外,学院于2016年6月还获得了由中法两国政府联合颁发的“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奖项。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成一体来打造,目前已建成环境监测及应急系统、核仿真与力学、核材料、核电子、热工水力与安全等10个研究实验室,溶液化学与电化学、辐射探测与中子探测、数据采集与通讯等7个教学实验室,以及高性能计算集群核仿真、核探测器实验、环境监测及应急系统等13个研究平台。研发实验场地总面积约有2860平方米。这种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