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联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第137工作小组第5届年会在我校珠海校区举行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2014年11月3日到7日国际科联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第137工作小组第5届年会在珠海伍舜德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生态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殷克东教授和北卡罗莱纳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的Hans Paerl共同担当会议主席。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科学家共19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海洋生态系统浮游植物多样性在全球各海域长时间序列观察的比较分析及全球比较。期间,各国科学家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作了主题发言,如: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殷克东的《Phytoplankton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ine Coastal Waters》,丹麦国际环境研究院教授Jacob Carstensen 的《Phytoplankton Blooms in Estuarine-Coastal Waters: Seasonal Patterns and Key Species》,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Paul J. Harrison教授的《Cell Biovolume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from Global Coastal Datasets》和英国Sir Alister Hardy 基金海洋科学研究所教授Abigail McQuatters-Gollop的《The Continuous Plankton Recorder survey: enhancing and applying phytoplankton research inthe Northeast Atlantic》等。会议还就“藻类随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变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藻类的影响”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137工作小组成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现场
 

备注:
       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是国际科联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其主要宗旨是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为此,SCOR的主要工作是协调成员国委员会、各国政府相关部门、非政府机构等各方面资源,调动世界著名科学家共同辨认世界海洋的重大问题,以及制定科学研究指导计划。旗下的各工作小组就是该组织实现其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SCOR 第137工作小组成立于2010年,共有15个国家的23个成员参加,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殷克东是工作小组第一组长,137工作小组的主要关注领域是利用世界各海域的浮游植物长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全球的比较研究,以此辨认各海域的浮游植物动力学是否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否有气候周期以及如何区分人类活动的影响。经过工作小组4年努力,科学家们已取得了跨洲综合比较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将在《河口、海岸及陆架科学》国际杂志的特别期刊上集中发表。
       中国的海洋研究起步较晚,缺少长时间序列观察数据,本次会议特地选择在中国召开,对中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