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校区周末论坛“乾隆皇帝的礼物”开讲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4-05-12
5月8日晚七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周末论坛第34讲在D209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通识教育部及珠海校区管委会、党工委主办,中山大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珠海校区)承办。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主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访问学者刘明倩女士作为主讲嘉宾出席了此次讲座。

刘老师大致介绍了英国的博物馆以及英国王室的中国藏品,借助史料详细讲述了马嘎尔尼访华的相关情况。英国贵族马噶尔尼受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之邀访华,1793年抵京。他此行希望可以得到乾隆皇帝许诺,给予英国贸易优厚条件。其为此携带大量贡品进京。虽未达成愿望,但使团得到了乾隆皇帝赠予英国国王的丰厚礼物。由于这些礼物被运回英国后没有加上识认标记,几经流转后,在现存中国藏品中已无法辨识哪些是乾隆皇帝的赠礼了。刘明倩老师着重讲了赠礼的清单问题,这找寻、辨识赠礼的一大线索。当时乾隆皇帝考虑到语言问题,特命在京传教士翻译礼物清单。由于这些传教士都不懂英语,所以清单被翻译成拉丁语,再由东印度公司将拉丁语翻译为英语。而传教士没有见到实物,只能照着清单名字主观臆测进行翻译工作,所以出现了翻译上的曲解和误读。例如“青花瓷梅瓶二件”,最终英文版本竟变成“Two small jars in the shape of roses, with black flowers”。我们从中可得知通过清单找寻礼物的难度之大。刘明倩老师建议重新从中文清单着手,该方法已初见成效。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要邀请马噶尔尼访华?东印度公司和清政府有何关系?”刘老师回答说,这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在华待遇不好,无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捞不到真金白银,所以希望借助马噶尔尼访华获得贸易优势。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马嘎尔尼访华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也对乾隆时期社会情况有了新的认识。
在提问环节中,有同学问:“为什么东印度公司要邀请马噶尔尼访华?东印度公司和清政府有何关系?”刘老师回答说,这是因为东印度公司在华待遇不好,无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捞不到真金白银,所以希望借助马噶尔尼访华获得贸易优势。
本次讲座让同学们对马嘎尔尼访华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也对乾隆时期社会情况有了新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