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交流、环境改造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发布日期:2013-10-31
2013年10月28日晚上七点,由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生会学术部主办的第38期学术沙龙在珠海校区教学楼举行。本期学术沙龙以“物种交流、环境改造与西方文明的兴起”为主题,主讲人是来自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的费晟老师。费老师以“哥伦布大交换”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中文明的交流对世界进程的种种影响,和同学们交流了如何从多角度审视历史的学术问题。

费老师以简明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从多角度讲解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与此同时,费老师还就历史过程中物种的交流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不同文明的交流过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在讲解到近代哥伦布时期文明大交换的渠道时,费老师从整体着眼,对“生态旅行箱”、“探险家与博物学家”、“奴隶制与种植园”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介绍。最后,费老师阐释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一重要事件的深远历史影响。
同学们被老师精彩的讲解深深吸引,受老师所讲的多角度解读历史的启发,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并积极探讨。在探讨古代西方文化交融和影响的问题时,老师告诫同学们勿用“孰优孰劣”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文化都是平等,适应不同的需求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某一文化是不理智,也是不客观的。现场交流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也在热烈的讨论,各种意见不断地交锋,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费老师引用了马克思•韦伯的一句名言“我们只能抓住永恒真理的碎片”来说明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同时为本次沙龙作结。通过本期学术沙龙,同学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对待历史应持有辩证的态度,以及对待不同文明时应保持的客观立场。
同学们被老师精彩的讲解深深吸引,受老师所讲的多角度解读历史的启发,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并积极探讨。在探讨古代西方文化交融和影响的问题时,老师告诫同学们勿用“孰优孰劣”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文化都是平等,适应不同的需求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某一文化是不理智,也是不客观的。现场交流过程中,同学们之间也在热烈的讨论,各种意见不断地交锋,气氛十分热烈。最后,费老师引用了马克思•韦伯的一句名言“我们只能抓住永恒真理的碎片”来说明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同时为本次沙龙作结。通过本期学术沙龙,同学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到对待历史应持有辩证的态度,以及对待不同文明时应保持的客观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