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宿命

发布人:珠海校区管委会
        2012年10月18日晚7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华传统文化节开幕讲座拉开帷幕。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诗人的宿命”,主讲人 “长江学者”吴承学,是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著名教授,是一位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贡献卓越的学者。此次他向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历朝历代诗人的命运。
        吴承学先生首先引用了钱钟书的文学批评论文《诗可以怨》,并联系到南北朝文人刘勰的“蚌病成珠”一说,初步让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以来最广为人知的诗人印象即“诗能穷人”,并提到了与之相对的“诗能达人”——一个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却往往为人们所忽略的事实,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然后吴先生从春秋时期中国诗词萌芽时期诗人的概念与印象的变化开始讲起,谈到了魏晋时期对“诗人道德缺陷”的探讨,并讲述了“诗人薄命”一说始于唐代、深化于宋代,而“诗能达人”一说始于宋代,最后解析到“诗人的宿命”来自于古代文人理想中承担人间苦难,卑视功名,追求永恒的集体愿望。同学们静心聆听,专心记录,都深深为吴先生博大精深的演讲内容所感染。
        本次讲座的内容丰富多彩又脉络清晰,充分为同学们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想化印象“诗能穷人”的来龙去脉。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出各自对吴承学教授这一命题的疑问和不同看法,吴承学先生亦耐心为同学们释疑。最后,开幕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编辑: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