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首位港澳人才“带编”上岗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发布人:曹雁群 编辑:刘丽霜

       今年5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黄业坚应聘第一批高层次港澳人才,正式成为事业编制人员,是我校首位入编的港澳人才。同时,另有近30名拟聘人员的入编工作正在推进。这意味着,我校港澳人才入编开始“破冰”。

 

       此前,港澳人才聘用到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一直没有明确的政策通道,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2020年6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无外国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可应聘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编制内岗位。

 

       对此,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迅即反应、专题研究部署,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让更多有志有才的港澳人士在中山大学“安营扎寨”。

 

       人力资源管理处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靠上前、面对面做工作,积极加强与教育部人事司、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港澳办等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系,一方面尽早了解政策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遇有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打通我校港澳人才的入编通道。

 

       坚持把政策宣传做在前。及时组织学习《办法》及相关政策规定,实时解答港澳人才的政策疑问,详尽提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回答好应知、想知、常见、常问的问题,做到“讲政策明了、搞协调有效、事事有回音、问题无拖延”。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科学拟制方案严把关。在《办法》要求的“规定动作”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把关、师德考核、校内四级审查等环节,切实筑牢层层把关、层层从严的“防火墙”。统一编印招聘告知书和考察方案模板,进一步明晰程序范围和条件要求,着力规范工作程序,多措并举、从严从紧把好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品德关。

 

旅游学院    黄业坚(图片来源: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处)

 

       我校首位港澳人才“带编”上岗,充分体现了中山大学在人才要素方面愈加互联,有利于港澳人力资源要素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吸纳具备先进理念、专业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港澳优秀人才支持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力推动学校建设向着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