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珠海高新区科普活动走进“中山大学”号科考船
科考人员在科考船上都做什么?科考船上都有哪些先进设备?珠海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这场活动有答案。7月21日,珠海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珠海高新区科协)组织前往“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开展科普活动,市科协、高新区科协以及青少年代表约3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组织参观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是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也是我国海洋科考“国之重器”的新成员。它是中山大学提升海洋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移动校园”,成为大海洋学科群移动的海上实验室和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海上基地。

活动现场,“中山大学”号船长蓝明华对大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探测部主管曾信向大家介绍“中山大学”号船舶概况、建造历程、船上各类设备、船舶整体性能等基本情况。在大副李锋、三副刘家豪的带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船舶的实验区、驾驶舱、生活区和甲板等区域,详细了解船载先进海洋调查大幅向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据介绍,“中山大学”号可针对海洋、大气、地质、生态环境等进行探测监测,能满足开展海洋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科考研究,兼具强大的科考支持能力、先进的设备和配置。

市科协副主席李伟峰说:“珠海高新区科协成立不到两个月,已经组织了不少科普活动,感谢高新区科协为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登上‘中山大学’号参观。‘中山大学’号承载着兴海强国的光荣与梦想,这次可以近距离看到船上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备的海上实验条件、专业的人员配备情况,感受到目前我国海洋事业不断进步,实在太鼓舞人心了!”参加活动的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毅兴奋地说。
珠海高新区科协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活动旨在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传播海洋科学思想,同时激发青少年对海洋科学的兴趣,鼓舞他们努力奋进、迈向深蓝,进一步树立理想信念、提高科学素养、发展兴趣爱好,主动参与海洋强国的建设,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目标作出贡献。
珠海高新区科协自6月1日成立以来,始终牢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命,自觉承担起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责任。接下来,珠海高新区科协将持续开展一系列特色主题科普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频共振,为珠海高新区打造科教强区工程营造浓厚氛围。
责编:雷甜
一读:孙悠然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