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珠海赛区盛大开幕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公众号 发布人:孙悠然 编辑:孙悠然

       7月24日下午,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正式开幕。

       本次大赛分为广州和珠海两个赛区,开幕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珠海赛区开幕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天琴中心举行,来自全国59所高校的100余名教师,200余名参赛选手和10余家仪器设备厂商参加了珠海赛区开幕式。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胡其图教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主任张增明教授,全国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乐永康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邰忠智副校长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发展格局、物理学科的历史沿革以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发展历程。邰忠智副校长介绍道,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基础深厚,学校通过“天河二号”超算中心、散裂中子源的中大谱仪、“极地号”科考船等大科学平台,对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给予软件及硬件的双重支持。他提到,物理实验竞赛对提升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相信通过本次竞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动全国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预祝比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参赛选手取得好成绩。 

       胡其图教授代表教育部感谢中山大学提供宝贵的竞赛平台和为这次竞赛提供服务的各位裁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胡教授介绍道,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自2010年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赛事,在过去几年,竞赛的形式由单纯的竞赛逐步发展为全国物理实验教学交流平台。他提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课程覆盖面很广,是通过丰富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次竞赛是疫情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物理实验竞赛,也是近几年物理实验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期待本次竞赛能给物理实验教学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启示,希望各位选手都能出色发挥,赛出水平。最后祝同学们暑期愉快,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张增明教授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来由及发展,他指出,教学赛采用命题比赛、现场操作的形式,重点在于检查各高校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引领全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的改革方向。张增明教授肯定了中山大学两校区同时承办竞赛的新模式,特别感谢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和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准备,保障了本次比赛的顺利、有序开展。张教授还希望通过参观交流,各校领队及一线教师将竞赛的内容与本校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更好地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乐永康教授介绍了最近几届赛事的延续情况,并代表评审专家组表示将秉持公平公正的阅卷原则,预祝选手们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物理学院院长郭东辉教授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祖国的南方学府——中山大学。他提到,广东既是北伐战争的发源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大人秉着孙中山先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的担当精神及改革探索的勇气,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郭东辉院长介绍说,自1924年建校以来,物理学科涌现了大批如郭硕鸿、高兆兰等的优秀教师、科学家,经过院系及学科调整,物理学院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光学等专业方向,依托散裂中子源的中大谱仪大科学装置平台的建设在科研上取得累累硕果,《光学课程慕课西行到喀什大学》等教学成果也得到充分肯定和认可。此外,物理学院注重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融合,近期王猛教授团队发现的镍基高温超导体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

       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李程远教授代表学院欢迎各校优秀学生、领队和指导教师光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教学)。李程远教授介绍道,尽管物理与天文学院是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年轻学院,但是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承。自2015年建院以来,学院相继成立了以空间引力波探测为目标的天琴中心、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天琴前沿科学中心、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和广东省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经过短短的8年时间,物理与天文学院已拥有83名专任教师,39名专职研究人员及1200余名学生。学院坚持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为人才培养目标,依托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的总体布局,制定了“123”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即引领一个“深空”学科群,支撑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发展以理论物理为支撑的引力物理、天体物理、量子物理三个研究方向,为国家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举办不仅对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加强教育教学交流、推动我国物理教育事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我院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能在本次比赛中展现风采,收获成长,勇攀学术高峰,共同为推动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Chinese Undergraduate Physics Experiment Competition,简称CUPEC)是一项始于2010年,由各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牵头组织,并获得教育部高教司(高教司函【2010】13号)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竞赛。该竞赛面向在校本科生,旨在激发大学生对物理学和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本赛事已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2010年,首届CUPEC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以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参赛主体,通过命题实验,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同台竞技,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提倡“重在参与、注重过程”,检验实验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大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发展平台。

       受场地资源限制,为保证办赛水平和质量,本届采用邀请参赛方式举办,受邀高校包括:国家级物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高校;教育部物理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高校;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专业点高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高校;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赛)中获得一等奖且排名前列的高校;承办方和其他特邀高校。

责编:孙悠然
一读:陈政元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