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粤北综合地质实习队开展系列思政教育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公众号 发布人:孙悠然 编辑:孙悠然

       2023年8月11日,在实习队支部书记沈文杰老师等的带领下,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级粤北综合地质实习队前往瑶族博物馆、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中大抗战办学旧址、金坑研学基地,开展思政教育学习。

传承非遗技艺 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提到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元素无疑将给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潜力,而乡村振兴也将让非遗传承更富活力。实习队这次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认识到这里便是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例子。

1 参观瑶族博物馆

       中国瑶族博物馆,汇聚了瑶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以及民风民俗,从瑶族起源的传说,到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传承。伴随着志愿者的讲述,我们仿佛一同见证了瑶族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发展过程。

实习队师生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瑶族文化

       在这座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同学们不仅欣赏到来自古老民族的精妙工艺,而且深刻地了解到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落在新一代的瑶族人的肩上,作为新时代青年,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一方民风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

       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名字源自瑶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盘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瑶家人穿着盛装,齐聚一堂,欢歌载舞。

       在百里瑶山,95后瑶族小姑娘房欣,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将创业就业“主战场”放在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创园,将传统与创意有机融合,当起了新一代“非遗传承经纪人”。她带领瑶族群众在共同富裕中追寻精神富有,探索文化先行,推动连南乡村振兴。

园区内部分瑶族文创产品

       参观学习中,同学们深入体会到了瑶族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非遗文化保护产业的生命力和活力,及其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瑶族姑娘房欣也给实习队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何蓬勃兴起的乡村振兴浪潮中,探索发掘乡村的潜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同时守护非遗文化,传承发扬其独特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实习队师生合照

重温人民抗战史 汲取力量担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感悟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实习队师生参观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三江分教处旧址及金坑反三征自卫队纪念馆

3 参观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三江分教处旧址

学校分教处旧址展览

       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时局动荡,国立中山大学多次迁徙。1938年,广州沦陷前,国立中山大学被迫迁校:第一次是1938年迁往云南澄江,第二次迁往粤北乐昌县坪石镇。1945年1月中旬,日军进犯粤北,包围了乐昌坪石,国立中山大学只好第三次迁校。这次迁校学校兵分两路:一部分向东迁至梅县,另一部分向西迁至连县。在迁往连县后,国立中山大学连县分教处设立,地址就设在三江小学宴苹图书馆。

三江小学的老师介绍当年中山大学师生在此学习的情况

       作为中山大学分教处的三江镇中心小学,秉承中山大学的红色革命传统和严谨治学精神,继续为连南的百年树人事业贡献着力量。该小学的小朋友们向实习队介绍了三江小学的发展史。实习队老师向三江小学捐赠了两本地质学的书籍,鼓励小朋友们努力学习,欢迎他们将来报考中山大学。三江小学也回赠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和纪念意义的瑶绣布袋。

张珂教授为三江小学赠书

       通过中山大学三江办学旧址的参观学习,实习队师生深刻感受到中大的前辈们在流离失所中始终坚守学术理想和为抗日救亡事业奋斗的精神。这段历史记载了艰辛、沉重却又充满精彩的故事。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决心。

4 金坑“反三征”自卫队纪念馆参观学习

       思政教育的最后一站是金坑“反三征”自卫队纪念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国民党残余的逼近,金坑人民没有退缩,同敌人做多次斗争,取得最终的胜利。

       实习队领略到金坑人民的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也能够体会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前进的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拥护爱戴人民就是为胜利和幸福铺路。最后,实习队还参观了金坑研学基地的人才驿站,这里优美的建设环境、丰富的配套设施,为新时代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让人深刻感受到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所作的努力。

实习队师生于金坑“反三征”自卫队纪念馆进行合照

       通过学习,实习队师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解放广东的历程,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伟大,也更加坚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负韶华,珍惜当下。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崇高品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总结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全体实习队成员在重温历史中感受当下的幸福生活,汲取前进的力量;也将在新征程上不懈奋斗,让人民生活更加美满,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责编:孙悠然

一读:钟琴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