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实习队:踏破云巅、突破自我
为进一步锻炼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野外工作技能与地质科学素养,2023年7月4—26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全体本科生生在王正海等10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地区展开为期3周的填图实习。
引言:梁王山填图实习是一次锻炼地质综合素质的极佳机会
实习区域位于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地区。该实习区域北自架子山,南至梁王山,西起横冲村,东止饮马池村。实习区地处滇池、抚仙湖与阳宗海三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气候温和。此次实习涉及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众多专业课程知识,兼具锻炼踏勘、选线、打样、测量、绘图等地质基本技能,是一次锻炼地质综合素质的极佳机会。
路线踏勘:确定实习路线,了解基本地质情况
实习第一阶段为路线踏勘。野外地质踏勘的目的是了解测区各类地质体的主要特征、展布、接触关系、构造特征等基本地质情况。在实习队老师的带领下,全级同学共分12组,于7月5日-7月7日进行野外路线踏勘,确定了三条路线,分别为饮马池路线、风口村路线和杨柳冲路线。在野外,同学们运用“三大件”,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野外,对梁王山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其特征也有了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与认识,为后续实测剖面及填图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测剖面: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人人动手
实习第二阶段的工作为实测剖面。在实测剖面的工作中,实习队的12个小组内部均进行合理分工,每个成员齐齐动手,密切配合完成全部工作。小组中分层手来确定地层的岩性、层序,沉积相类型及变化,确定地层岩性变化及分层分组在皮尺上的位置;产状手在每段地层上正确的层面测量产状,打样品;前、后测手确定正确的导线方位、坡角与导线长度;记录员负责记录表格内容。在7月9日-7月11日这三天里,同学们走遍了风口与饮马池,按照各自的分工有序地进行实测剖面。每天的野外工作结束后,各小组全体成员再对当天野外实测工作成果包括每条导线、每个地层等进行仔细核对,确保记录、登记表、平面图、信手剖面图、标本样品之间互相印证吻合。
不同小组间互相帮助,每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协调有序,各组实测梁王山地区地层剖面的任务全都圆满完成。
实测剖面画图:复盘野外实测工作并绘图
在结束了两天的实测剖面工作后,同学们需要在室内对野外所获的资料和标本进行整理,并绘制饮马池实测剖面图、风口村实测剖面图以及实习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三幅图件。室内的资料整理,是对野外实测工作的一次复盘;三幅图件的绘制,将工作地区的地层情况明朗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工作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各组在野外所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保证绘图所需数据真实可靠;确定了比例尺和图幅的布局;明确了画图时的注意事项。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大家接下来便开始执笔绘图。在一张一米多、近人高的图纸上精心排列布局,用墨色铅笔在方格纸上勾勒出流畅的线条。同学们精益求精、认真细致,遇到不明之处虚心求教老师,力求做到最好;同学们孜孜矻矻,从早晨绘图至夜晚也毫不懈怠;同学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共同向前。在经过两天的细致绘图后,一张张精美而又富有专业性的图幅展现在大家眼前。
路线填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前期所得穿珠成串
路线填图是指通过对一定的路线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实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完成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相较于路线踏勘阶段与实测剖面阶段,路线填图需要同学们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对沿途所出露的地层进行观察与分析,以获得所需信息。
本次路线填图阶段共五天。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别对以下五条路线进行了填图工作:风口—大石坎、杨柳冲—风口、大坡—杨柳冲、绿色庄园、大坡—饮马池。在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地为团队做出自己的贡献——收集地质信息、寻找地质分界点等,为后期的绘图工作打下基础。

室内画图:绘制三图、成果验收
路线填图室内画图阶段是此次实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指的是在野外路线填图结束之后进行的室内工作。它需要同学们在室内对所获得的数据及资料、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进而绘制实际材料图、地质图和构造纲要图三副图件,是对同学们实习成果的验收。通过绘制这三幅图件,同学们对此次实习地的地形地貌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此次实习路线填图室内画图一共花费了五天时间,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标准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独立完成图件的绘制。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并共同解答,遇到很难解答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请教,并且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图件行修改完善。同学们从早上八点半就开始在酒店的餐厅进行图件的绘制,直到深夜,也还能看见同学们奋斗的身影。这样的勤奋与认真,是对学习的态度,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

思政教育:西迁办学的历史激励我们珍惜当下、奋发成才
在本次实习过程中,老师们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办学旧址,澄江市委党校孙锦江副校长也就这段历史以“庚续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为题讲授了专题党课。通过现场参观和党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一段充满着深厚情感和思想启迪的历史。
老一辈地质人和中大人,面对日寇的侵略,在华南广大土地上也放不下一张安静书桌的情况下,历经千辛万苦、辗转迁徙到云南澄江办学,延续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血脉,为当地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风尚,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抗战救国,为我辈树立了楷模。青年大学生身处和平时期和国家大发展的新时代,更应心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为期3周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在实习中路线踏勘、实地测量剖面、独立填图,对于野外地质工作以及室内整理工作有了更全面更进一步的了解,思政教育更充满正能量。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从专业知识到思想淬炼,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责编:李丰妤
一读:钟琴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