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云”科考船上的开学一课,启航了!
2023年9月7日
正值开学第一周
南方海洋实验室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
迎来了面向公众开放的“首秀”
来自顶尖学府珠海一中的18名优秀学子
还有“海洋知道”答题竞赛的小小获奖者
怀揣着对“科研利器”的敬仰之情
对海洋强国梦的拳拳之心
登上“珠海云”
听取了一堂别开生面的
海洋科学知识课

登船参观
登船后
“珠海云”船长黄继明和大副王克松
带领大家参观了“珠海云”的实验室、甲板设备和生活区
向大家介绍了“珠海云”的“首创”之处

她是
第一艘国内2000吨级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
为搭载批量化空海潜无人系统调查装备
实现智能敏捷海洋立体观测的
海上调查新模式提供了重要基础


她使用了
第一套全国产混合动力及吊舱推进系统
采用绿色环保混合动力系统
更加节能环保


她是
第一个外形独特的“海洋新物种”
采用复杂线型曲面结构成型关键工艺
流线型、大曲面船舶外形建造
是一艘概念超前、世界领先的海洋级科考船


她拥有
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集多功能为一体的阶梯型报告厅
内装色彩采用了现代简约和撞色设计
简明直观

心怀国之大者,矢志国之利器
“珠海云”
是一艘适应无限航区航行
满足海上“智能敏捷立体海洋观测系统”调查
兼顾多学科海洋调查研究需求的
特种科考船
大家纷纷赞叹
非常幸运能亲身体验海洋科考的魅力
通过实船观察和聆听讲解
沉浸式学习海洋科考知识
深刻体会到海洋科考使命光荣



海洋科学小课堂
参观完毕
大家来到讲学厅
共同聆听由实验室海洋科学家带来的
海洋知识科普讲座

实验室海洋科考平台负责人张小波高工
为大家讲授了一堂
《探秘海洋科考》科学课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海洋科考
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而海洋科学考察是我们研究海洋的基础
海洋科考的内容是什么
海洋动力、海洋生态、海洋地质
以及科考人员有哪些获取科考信息的“高招”
温盐深观测仪、海流计、波浪骑士
水下滑翔机、探空气球...

张小波老师还介绍了
“珠海云”的建造与运行
从科研人员的角度,解读了“珠海云”可以为
海洋科考实现哪些前所未有的突破

张小波老师指出
海洋科考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
需要有充分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意志品质
耕耘不辍,奋斗不止
学生们认真听讲,时不时低头记录
眉眼间透露着
对海洋科考这片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向往

实验室预警研究中心陈剑桥高工
以海洋防灾减灾为主题
向大家普及了《海洋危险的认识与规避》
从身边最常见的游泳、赶海、冲浪说起
介绍了神秘的离岸流
离岸流来时,请向两侧逃生
海啸来临时的征兆
海水突然退落是海啸来临的预兆
还有海边早晚风向变化的原理
清晨是最适宜冲浪的时间哦

课堂内容结合了高中阶段的科学知识
学生感觉既亲切又新鲜
仿佛把科考船搬进了教室
科学道理不再远在天边
而是近在眼前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
学生们积极交流,踊跃提问
围绕海洋生态、海底活动、
海洋观测、核污染水等热点问题
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最终回归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永恒话题上
海洋联结了时空
也联结了人类的命运
海洋是我们必须守护的共同家园



最后,两位授课老师向学生
赠送海洋科普书籍
勉励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矢志投身于海洋科学事业
争取早日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体会
1.杨同学
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活动。听了船长对“珠海云”的介绍,我感觉中国科技发展得非常迅速,自主研发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今天的活动让我对海洋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将来能从事海洋研究相关工作,为海洋事业做出贡献。

2.罗同学
感谢船员和老师们的耐心讲解,我学习了“珠海云”的结构设备等知识,还学到了跟我所学学科有关的内容——我是学地理的,所以对离岸流这个知识点特别感兴趣,听课的时候我就感觉以前学的内容在我脑海中过了一遍!

3.谷同学、陈同学
这次的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今天学习的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会用到。如老师所说,海洋科考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我对海上科考工作者十分钦佩,因为他们得长期漂在海上不能回家,必须有强大的毅力才能做到。他们辛苦了!

此次“珠海云”海洋科学小课堂
激发了大家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知识体系
愿今日播下的蓝色种子
生根发芽
传承一代又一代海洋人的梦想
“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责编:徐露茜
一读:刘嘉妮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