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交流会顺利举办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大气科学 发布人:范凌婧 编辑:范凌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新时代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新时代一流学科发展,12月11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A375会议室举办“十四五”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交流会,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陈大可、戴永久、黄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沈学顺,各兄弟院校及研究院所、实验室有关领导和专家,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包含两部分。上午是学科建设与科研专题研讨,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宋君强主持。下午为人才培养方面的研讨,分别由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黎伟标副院长与于卫东副院长主持。

国防科技大学宋君强院士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郑慧书记代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向莅临的嘉宾致以诚挚问候和热烈欢迎。她表示,非常荣幸邀请到各位专家学者为中山大学大气学科建设“把脉问诊”,希望各位不吝赐教,学院将认真听取、总结意见与建议,以务实、开放、求真的态度,努力推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

郑慧书记致辞

      随后,杭建副院长汇报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情况,从学科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概况。他表示,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学科建设基础不断夯实,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的要求,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将全力推进 “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落实。

杭建副院长汇报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建设情况

      接下来,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碳中和科学数据中心、空间与行星科学系、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分别介绍了建设情况和发展规划。

      汇报结束后,与会嘉宾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希望学院进一步立足区位特色,放眼国际全球,打造特色研究领域,争取建设更高水平平台、培养更高水平人才、产出更高水平成果,并就如何推动大气科学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与发展作了深入探讨。

      座谈最后,戴永久院士向各位为中山大学学科建设出谋划策的专家学者致谢。他表示,通过上午的座谈,学院更加明确学科目标定位,接下来会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建议,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统筹推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学科建设任务。

戴永久院士讲话

      会议第二部分是人才培养专题研讨。黎伟标副院长介绍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类新本科专业建设的有关考虑;于卫东副院长汇报了“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作为“海上移动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情况。与会专家就学院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研讨并本科专业建设、科考船的作用发挥提出建议。

黎伟标副院长介绍关于设置新专业的设想
于卫东副院长进行汇报

      会议最后,董文杰院长代表学院向各位为“十四五”学科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学院会在学科布局、教学科研方面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发展,努力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任务,推动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议合影

 

 

 

责编:范凌婧

一读:陈政元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