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第一次院系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顺利举行
2024年1月16日,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在国际翻译学院图书阅览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副校长谢湜教授、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与党委书记郑华老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牛军凯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教授与副主任费晟教授、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教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教授、中文系(珠海)主任朱崇科教授、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张洋教授、人类学系主任段颖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勇教授以及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艳副教授、珠海校区图书馆王晗馆长等相关院系与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区域国别研究院校内专兼职研究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陈杰教授主持。
陈杰教授就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基础、首期和远期建设目标、发展路径、治理框架与组织文化建设、预期产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随后,谢湜副校长对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发展作了精彩的指导性发言。他指出,中山大学悠久的区域国别研究传统、相关学科厚重的学术积淀、学科之间和区域研究之间本就存在的横向学术联系,以及近年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的扎实研究,都为办好具有中大特色、中大底蕴的区域国别研究院打下了扎实根基;学校率先获批全国首个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后续培养高水平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布局,既有助于统筹相近学科形成学理性共同体,也能通过错位发展,凸显各自的特色方向。在提倡“有组织科研”的当下,他期待区域国别研究院成为一个既在学理上有组织、也在管理上有组织的范例。
谢湜副校长对区域国别研究院后续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化”特征,做好承担重要学术使命的准备;二是做好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工作,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理体系;三是把握高端智库的“国际化”面向,平衡本土特色与国际标准。他强调,研究院应立足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基础研究和作为高校根本任务的人才培养,不断创新学术组织形式、项目组织形式、成果发布形式、活动举办方式和对外交流方式,在智库导向和基础研究导向之间找准发展定位。他期待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能成为一个有特色、有成果、有方向、有未来的跨学科机构。

在自由发言环节,相关院系部门负责人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题馆藏建设、区域国别研究院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协同发展与错位发展等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院系部门负责人的面对面交流与建言一方面为研究院的后续发展进一步厘清了思路,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凝聚发展共识的目的。

研究院院长陈杰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初心”是要更好服务于中国对外重大战略、更好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更好推动中山大学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他期待学校相关院系与部门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研究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4年1月2日,中山大学发文正式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本次院系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是研究院成立后的首次跨学科、跨部门交流会,得到了文科处以及多个院系、部门的大力支持。联席会议机制的创设有助于打破院系壁垒和学科壁垒,有助于更好柔性整合全校资源,为实现真正跨学科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责编:孙悠然
一读:王艳琪
初审:曹雁群
复审:林美珍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