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01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区史巡礼
编者按:
百年风华,书香满园。自1999年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走过二十余载春秋。从建设之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规模完善、高楼林立、教学科研设施堪称一流,珠海校区在风雨征途中既继承了中山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积淀下的优良办学传统,又融汇了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奋发有为的学子。回望来路,珠海校区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过去二十多年里每一位中大人焚膏继晷的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中山大学文化传承类重点项目——珠海校区发展历程”的重要研究成果,《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编年史(1999-2018)》和《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史(1999-2018)》二书,以客观准确的态度和温情敬意的目光再现珠海校区各个时期的历史,重温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既是珠海校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珠海校区历史文脉的承载者。昨日奋斗铸就今日辉煌,前人满怀激情、不畏坎坷的建设精神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大人肩负责任,砥砺前行,弘扬百年中大精神,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1月11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中山大学副校长杨晓光和珠海市委副书记雷于蓝的陪同下考察珠海校区,听取了杨晓光关于珠海校区的建设和教学、管理情况的汇报。宋平对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共建珠海校区的做法给予肯定。
1月1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同志在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方旋,中山大学副校长杨晓光等领导的陪同下考察珠海校区。乔石肯定了地方与高校合作共同发展高等教育的模式。他参观了教学实验大楼、学生生活区、图书馆等教学、生活设施。在图书馆,他与同学们亲切交谈,他鼓励学生说:“这里的环境这么好,设施这么先进,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2月8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开学》在2000年珠海十大新闻读者评选活动中排名首位。活动由《珠海特区报》《珠江晚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珠海市的“两报”“两台”等新闻媒体自中山大学与珠海市签约以来,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给予了极大关注,长时间、广范围、有深度地对珠海校区进行连续报道,从舆论宣传上给予大力支持。在九个月的时间里,报道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稿件,《珠海特区报》有70多篇(版),《珠江晚报》有30多篇(版),珠海电视台有关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新闻报道长达240分钟。由于强大的宣传力度,珠海市的广大群众对珠海校区可谓耳熟能详。本次评选活动有26676名读者参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开学》这一新闻获得 25105 票。
2月15日至16日中山大学2001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学科建设。全体校领导和有关部、处、学院负责人共31人参会。与会者通过研讨,认为中山大学要在新世纪之初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最重要的是实现水平的提升,要有一些居于全国前列的学科,而不仅是规模的发展。
2月17日至18日校党委在珠海校区召开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工作会议,探讨在新时期如何做好我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
3月2日黄达人校长强调要坚持勤俭持家办珠海校区思想。黄达人校长在是日召开的珠海校区主任办公会上强调,珠海校区要坚持勤俭持家办校区的思想。第一,要树立当家做主、勤俭持家、过紧日子的思想,在做各种经费预算时要从全校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第二,要充分考虑珠海校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后勤社会化不是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是目的,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工作方法;第四,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管理,保证经济开源节流;第五坚持不懈加强绿化,绿化要以自然为主,不要刻意布局。
3月7日至4月10日珠海校区开展“文明月”活动。活动由珠海校区后勤办、食堂等单位联合举办,内容包括学生宿舍内务评比食堂“消费者日”优惠服务、“文明服务员”评比,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做文明学生的意识,倡导大家共同建设文明校园的风气。
3月15日珠海校区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成立。
3月20日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的50多名同学,以小组形式到唐家中学各班组织主题班会,为同学讲解学习心得和解答生活与成长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回报珠海人民对珠海校区的支持。本次活动为珠海校区“共建文明校园”活动的一部分。
5月1日上午,彭珮云同志考察珠海校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在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等人的陪同下到珠海校区考察。彭佩云详细听取了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黄治河关于校区建设、教学与管理的情况汇报,并参观了珠海校区。彭佩云在图书馆和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同学们珍惜优良的学习环境,学好知识,将来报效社会。
5月5日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唐家湾社区服务中心签订合同,珠海校区将开通校园穿梭巴士,由唐家湾社区服务中心投资运营。
5月12日至14日“潘婷杯”维纳斯歌手大赛首次登陆珠海校区。从5月12日开始,初赛、复赛陆续举行。最终有5名选手获得参加在广州校区举行的总决赛的资格。在6月3日晚上举行的维纳斯歌手大赛总决赛上,来自珠海校区的刘雨同学获得季军。
5月15日上午,珠海校区二期学生宿舍区封顶仪式举行。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副校长杨晓光,珠海市市长方旋等领导出席封顶仪式。黄达人在仪式上讲话指出,珠海校区一期的建设,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教学实验大楼正在申报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他鼓励建设者们再接再厉,艰苦奋斗,使二期建筑建设得更优质,为珠海校区增添更加美丽的景色。珠海市委、市政府代表在讲话中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用以来给珠海市的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珠海校区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使校园更加美丽,成为珠海市更加亮丽的景观。一期工程的建设,为中山大学锻炼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基建管理队伍,相信二期建设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珠海校区二期学生宿舍于2000年12月28日开工,共有8栋,5800多个床位,每间宿舍42平方米,比一期每间大4平方米,整体依山而建,环境和条件比一期更优。
“若海学术论坛”第二期活动举办。5月18日晚,珠海校区团工委在图书馆讲学厅举办“若海学术论坛”第二期活动,主题为“我的大学不是梦”。李延保书记出席并做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说:“你们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讨论,你们也的确是在开拓。”他表示,作为珠海校区第一届学生,你们应该感到荣幸和自豪,你们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开拓者,后面的同学将在你们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对你们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笔财富。李书记再次强调,珠海校区是原汁原味的中大,学校将不遗余力把中大优良的学风、校风、文化传统移植到珠海校区来。“若海学术论坛”第一期的主题是“大学学者与大学精神”。
5月26日下午,首届“中山大学科技节”开幕式在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举行。本届科技节由中山大学主办,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南海八个城市协办。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出席开幕式,广东省科技厅代表、广东省教育厅代表、珠海市市长方旋以及本届科技节协办城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由杨晓光副校长主持。
开幕式上,领导和嘉宾为获得“亿达洲杯”企业文化设计比赛的获奖同学颁奖。马宪民、罗远芳、方旋、许家瑞等领导为“中山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揭牌。“中山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是5月17日经过学校批准成立的。
5月珠海校区分工会成立。
6月2日珠海校区风雨操场(体育馆)、化学实验大楼通过综合验收。
2001年6月2日,珠海校区风雨操场(体育馆)通过综合验收。风雨操场是珠海校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是全国首个大型天然基础及钢拉索大跨度钢板结构建筑物,馆内运动场长 105米,跨度70米,中间没有一根柱子,全靠两边钢拉索撑起大跨度拱形钢板顶棚,是具有高难度的技术工艺的建筑。
6月8日上午,由唐家社区服务中心投入经营的两部珠海校区校园穿梭巴士正式开通使用。杨晓光副校长、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霍榕荫、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胡玉佳等出席开通仪式并剪彩。
6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一行考察珠海校区。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率全国政协港澳台委员会主任朱调、副主任张伟超,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邬梦兆等一行在珠海校区做专题考察。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省政协副主席王珣章,我校党委书记李延保、副校长杨晓光陪同考察。罗豪才一行一边听取中山大学的汇报,一边仔细地参观了图书馆、教学实验大楼、学生生活区和二期工程工地他们对珠海校区优良的办学环境表示赞赏,对“中大一珠海”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珠海市不遗余力引进高校的做法。韦钰对珠海与中大携手走向双赢的做法表示欣赏,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办好中大珠海校区,为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好经验。
9月7日至9日珠海校区迎新。校党委书记李延保、珠海市副市长余荣霭于9月8日共同检查新生接待工作并接受珠海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在地方合作方面,唐家镇在8月中旬开始部署中大珠海校区迎新工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镇长为首的迎新工作小组。珠海市政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也提供了大力支持。
9月8日晚,2001级新生家长会在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举行。李萍副校长、杨晓光副校长等领导出席家长会,并认真回答了家长们的提问。与2000年的家长会相比,2001年大家关心的更多是有关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问题,而2000年的家长会,更多的问题是有关安全和生活服务、生活条件方面。这表明,经过一年的建设和管理,珠海校区的设施更加完善,尤其是在管理上获得社会的信任。李萍、杨晓光在回答家长们的提问时强调,广大家长要配合学校,信任自己的孩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能力、自我成才的能力,从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上转移到关心孩子的思想上来,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9月9日上午,珠海校区二期学生区工程竣工典礼暨教师住宅莫基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延保、校长黄达人等校领导及珠海市委副书记关玉嘉、副书记魏宏飞、副市长余荣霭等珠海市领导出席仪式。杨晓光副校长主持仪式。
9月15日上午,中山大学珠海创新科技研究院华人无损检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签约仪式在珠海校区行政楼举行,杨晓光副校长和珠海南欧检测技术公司总监何秀堂教授在协议书上签字。中山大学与珠海市政府共建的“中山大学珠海创新科技研究院”于2001年6月成立,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水养殖、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新能源、医药、环境等。
9月17日杨晓光副校长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凯在珠海校区签订协议由中山大学珠海创新科技研究院与王兆凯院士合作成立“中大兆凯生物医药研究所”。
10月21日《中山大学(校报)》珠海校区记者站成立,指导老师是林俊洪,站长和副站长分别为陈福水、邓海军同学。
10月23日深圳质量认证中心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物业管理单位丹田物业IS0902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丹田物业顺利通过评审,获得IS0902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珠海市第一家获此认证的物业管理公司,也是全国高校物业管理首家获此认证的单位。
10月24日晚,珠海校区团工委生活园区第二团总支成立大会在教学实验大楼举行。生活园区团总支的成立是我校实行文科混住、淡化院系区分之后,团工委在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方面做出的一个全新尝试。由榕园5栋三层和榕园8栋四层的法学院管院、岭院、教育学院的2001级新生组成的生活园区第二团总支,成为最先成立的中山大学的第一个生活园区团总支。
10月26 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考察珠海校区。中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一行在副部长张保庆,广东省副省长李鸿忠,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校长黄达人等领导的陪同下到珠海校区考察。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珠海市市长方旋、副市长余荣,中大副校长杨晓光等在珠海校区迎接。陈至立在教学实验大楼一下车,便惊叹说:“这栋大楼让我感到震撼!”她登上教学实验大楼楼顶,一边听取珠海校区建设发展情况汇报,一边俯瞰校区全景。她对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办学的远见卓识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举措。随后,陈至立一行参观了学生宿舍、体育馆、图书馆,所到之处,她都发出由衷的赞美,称校园环境优美,规划科学合理,有现代理念。她还参观了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并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不断进步。
10月28日根据《关于中山大学校级党政领导分工的决定》(中大党发〔2001〕001号),副校长杨晓光负责珠海校区工作。
依据《关于中山大学党政机关机构设置的通知》(中大党发(2001〕003号),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中山大学后,学校党政机关机构及基层党委设置中涉及珠海校区的有:
1.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下设珠海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
2.教务处下设珠海校区教务工作办公室。
3.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下设珠海校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4.保卫处、武装部合署办公室下设珠海校区安全保卫与武装办公室
5.设立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下设党政工作办公室、后勤办公室。
6.设立珠海校区党委。
10 月黄喜任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兼党政办主任。
10 月樊筑生任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邹和平兼任副主任。黄晋强任后勤办主任。
11月10日李岚清副总理到珠海校区视察。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国务院副秘书长高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李荣融、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等人的陪同下到珠海校区视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珠海市市长方旋陪同视察。校党委书记李延保向李岚清副总理汇报了珠海校区在教育部、广东省和珠海市的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筹备、决策和建设的情况,并介绍了珠海校区的概况。李岚清一行在李延保、黄达人的陪同下视察了珠海校区教学实验大楼、学生宿舍和图书馆。在学生宿舍,李岚清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整宿舍楼一片欢声笑语。李岚清与吕福源兴致勃勃地与两位一年级女生用英语对话,对同学们流利的英语口语水平表示了赞赏,称赞这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学生的素质。吕福源则表示,以前一直听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硬件设施一流,此次到珠海校区,除了硬件,更对这里的“软件水平”感到震撼。在图书馆,李岚清视察了一楼报刊阅览室和二楼多媒体阅览室,对这里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表示肯定。离开珠海校区时,李岚清对校领导说,一定要把珠海校区建设好,把中山大学办好,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广东省,回报珠海市。
11月1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黄龙云的陪同下到珠海校区视察。叶选平充分肯定了中山大学与珠海市合作发展高等教育的创举。杨晓光副校长陪同视察,并介绍了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11月29 日珠海校区学生宿舍管理大会召开。
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到珠海校区视察。珠海市市长方旋等领导陪同视察。成思危对珠海校区的发展表示赞扬。
12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陈联寿到珠海校区做了题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学术报告。
12月11日上午,珠海校区学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李延保书记、陈伟林副书记、杨晓光副校长出席会议。李延保在会上指出,学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的学风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学风的建设涉及深层次和浅层次两个层次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机制,我们要在珠海校区建设一个机制,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理念在校区树立起来。
编辑:马榕蔓
一读:罗雨欣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