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1 |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史巡礼
编者按:
百年风华,书香满园。自1999年至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走过二十余载春秋。从建设之初的筚路蓝缕到现在的规模完善、高楼林立、教学科研设施堪称一流,珠海校区在风雨征途中既继承了中山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积淀下的优良办学传统,又融汇了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孕育出一批又一批奋发有为的学子。回望来路,珠海校区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过去二十多年里每一位中大人焚膏继晷的努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珠海校区校区史整理小组庚续前辈优良传统,校区各单位鼎力协助,2019年至今校区史日臻完善。昨日奋斗铸就今日辉煌,前人满怀激情、不畏坎坷的建设精神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大人肩负责任,砥砺前行,弘扬百年中大精神,共同谱写崭新篇章!
1月11日,物理与天文学院“树优务实”奖学金等签约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岭南堂举行。“树优务实”奖学金由中山大学天文系校友黄建树老学长捐赠设立。11月12日,物理与天文学院召开捐赠奖学金颁奖仪式,邀请“彩霞展翅”及“树优务实”奖学金捐赠人黄建树老学长在颁奖仪式致辞。


2月5日,徐红罡教授、保继刚教授主编的《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发展报告(2020)》正式发布,截止到2024年,该蓝皮书已连续发布四册。

2月,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明羽副教授(时任助理教授)以第二作者身份正式出版专著《众核处理器——原理、设计与优化》。

3月5日晚上,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承办的珠海校区学习“四史”讲座“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在珠海校区教学楼F520举行。


3月13日,物理与天文学院首届物理学强基班副班主任李佳明副教授和辅导员刘祺副教授带领2020级物理学(强基计划)本科生参观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3月27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参与共建广东省光电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重点实验室。

3月,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教职工党支部组织开展面向珠海市高新区讲授“唐家湾公开课”,线上观看量超11.5万人次。

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7号)下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获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月9日,软件工程学院郑子彬副院长在2021中国深圳数字经济高峰论坛上做《区块链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报告。

4月17日至18日,国际金融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香樟经济学年会。

4月18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举行2021年度校外导师聘任仪式。

4月22日,中共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总支部委员会更名为中共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珠海)委员会。

4月23日,“双循环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论坛”在国际金融学院顺利举行。

4月26日,国际翻译学院远赴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凤庆县红塘村开展支部共建和教育帮扶活动。

4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建院两周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与学院教师座谈交流。同年11月,徐院士与学院青年人才座谈。

4月,大气科学学院董文杰教授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其所带领的团队获得“广东省教科文卫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5月1日,海洋科学学院张彦成、王梦媛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并于10月12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五四青年节前夕,国际翻译学院青马学堂团支部荣获2020—2021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5月7日,大气科学学院韩博副教授、张功博士圆满完成了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的科研任务。

5月9日,中山大学党委批复同意软件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4月27日党员大会选举结果。


5月15日至17日,海洋科学学院在第四届高校大学生海洋与化学科技实践论坛上喜获主题报告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主题墙报2项。


5月19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研修中心正式揭牌。

5月21日至23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及其应用学术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举办。

5月23日,大气科学学院杨崧教授主持的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泛南海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及重大灾害预测预警研究”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5月26日,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海洋科学学科上榜,是中山大学五个新增上榜学科之一。

5月31日,中山大学可持续旅游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入选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5月,国际翻译学院与支部共建单位拱北边检站执勤三队联合举办红塘村大摆田完小爱心奖学奖教金发放仪式。

5月,数学学院(珠海)吴纪伯、陈浩杰同学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王飒同学获得三等奖。

5月,土木工程学院承办“气候变化与韧性城市建设”学术会议。

6月10日,“芯·动”劳动实践大赛决赛在珠海校区教学楼F520成功举办,活动由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

6月17日,历史学系(珠海)承办“中山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珠海校区预赛。

6月17日,海洋科学学院在“中山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获珠海校区预赛第一名、全校决赛三等奖。

6月17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荣获“中山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珠海校区预赛一等奖(第二名)、决赛三等奖。

6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获“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6月,大气科学学院党委获评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6月,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天琴中心教职工第一党支部被授予“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6月,哲学系(珠海)教师获得“中山大学第十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7月11日至14日,国际翻译学院组织外籍专家赴云南凤庆县考察调研,外籍专家团亲身实地了解云南凤庆脱贫攻坚经验和中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7月17日,旅游学院“大学生世界遗产论坛暨大学生遗产保护提案大赛”入选“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大会全球十佳优秀推荐案例。

7月23日,自然资源部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资源监测重点实验室成立。该实验室由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广东省测绘院等相关单位共同建设,重点发展多山多雨区域自然资源高效高精度遥感监测技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华南赛区总决赛及全国总决赛中均荣获佳绩,荣获华南赛区决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7月,经过激烈的竞争性答辩,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教授代表中山大学成功获得月壤样品。


7月,哲学系(珠海)通过“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工作验收。

7月,郑州特大暴雨灾害,土木工程学院王复明院士带领团队参与灾后勘察,并被央视报道。

8月26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获2021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立项。

8月,大气科学学院刘嘉睿同学在杭建教授、覃章才教授的指导下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并获得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一等奖。

8月,软件工程学院承办国际会议BlockSys 2021。

9月2日,海洋科学学院院长王东晓、党委书记李春荣、副院长邹世春、党委委员赵俊、院长助理张恒一行赴中交四航局二公司牛头岛屿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厂开展党建结对共建交流活动。

9月25日上午,挂靠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工会的中珠教工户外俱乐部成功举办校工会2021年的精品活动“户外拓展攀岩体验”。




9月25日,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委员会成立,软件工程学院郑子彬副院长任委员会主任。

9月25日至26日,国际翻译学院举办第二届中东安全与发展珠海论坛。

9月25至9月30日,国际翻译学院青年志愿者为珠海航展提供为期六天的志愿服务。

9月29日至10月7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联合举办中大-兰大祁连山野外联合科学考察,完成祁连山冰冻圈生态环境变化科考任务。

9月,国际翻译学院2019级学子陈思涵、陈以林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一等奖,李嘉妮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


9月,物理与天文学院王爽副教授获选第三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并参加第三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授牌仪式。

9月,哲学系(珠海)举办广东哲学学会2021年年会。

10月1日至7日,旅游学院承办的首届“熊猫大使”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生计与自然教育工作坊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顺利举行。


10月16日至17日,国际金融学院成功举办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十届国际投资论坛会议。

10月16日至17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主办的“第三届跨文化汉字研讨会”顺利召开。

10月21日至23日,HPC China 2021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在珠海横琴隆重举办。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核芯”参赛队,荣获第九届“英特尔杯”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简称PAC)“最佳应用”全国三等奖。


10月22日至23日,“空间政治经济学:财政金融的视角(2021)”会议平行论坛在国际金融学院顺利举行。

10月28日,国际翻译学院举行国际医疗语言服务项目实习基地跨学科教学导师聘任仪式。

10月30日,“中山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论坛(第1期)”在珠海校区海琴2号3楼西侧公共空间顺利举办。该论坛由数学学院(珠海)开设,至今论坛已开展4期。

10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培震院士荣获“广东省南粤创新奖”。

10月,国际金融学院出版了“1+9”国家金融学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是中山大学21世纪金融学科重点教材,是中山大学文科重点建设成果之一。

10月至11月,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完成五大连池航空重力梯度标定场地形测量任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参与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了我国第一个航空重力梯度标定场(五大连池)。

11月2日,国际金融学院与上药控股广东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党建工作。

11月5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郑雷博士后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

11月6日,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团委承办的“童心向党,趣看海洋”青少年海洋科普计划第一期在唐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活动室开讲。

11月6日,国际关系学院成立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11月12日下午,数学学院(珠海)举办“数学大讲堂”第12讲,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田刚教授面向学院本科生作题为“数学中的变与不变”学术报告。

11月18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入泊母港欢迎仪式上致辞。



11月24日至26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2021国际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会议(IEEE ICTA2021)”于线上成功举办。

11月,海洋科学学院“深蓝”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11月,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综合实验项目获评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

11月,数学学院(珠海)开设的高数辅导课受到《人民日报》关注。


11月,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组织师生党员前往中山市神湾镇宥南村开展党史宣讲,并向宥南村“农家书屋”捐赠了图书资料。


11月,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开展“青春之声 礼赞百年|红色剧本创作展演大赛”。

12月2日,国际关系学院组织师生赴华为公司开展现场教学。

12月5日,天琴中心接待来自珠海第四中学西藏班学子等40余人参观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

12月19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秋明院士给2021级海洋地质班本科生上导学课。

12月24日晚,来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等7个单位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江南造船厂、厦门国贸、北京劳雷、青岛水德、北京安达兴创的35名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海洋科学学院刘岚教授担任“中山大学”号首次科考设备验收航次临时党支部书记。

12月26日至27日,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马骏荣获中广核集团2021年核能创新技能竞赛冠军。

12月29日,中山大学党委陈春声书记莅临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开展党建工作调研。



12月,国际翻译学院常晨光教授荣获“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2月,国际金融学院获评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获评该称号。

12月,中山大学-招联数字金融联合研究中心在软件工程学院正式成立。

2021年,大气科学学院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中山大学”号向海求索的使命紧密结合,成立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每次航次出发前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航次顺利进行。

2021年,哲学系(珠海)建立逻辑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1年,国际翻译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子玉同学在郭丽君副教授的指导下在ESCI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编辑:王艳琪
一读:许璐洁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