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院举办第四届《国家金融学》师资培训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发布人:郎泽宇 编辑:郎泽宇

 

       

       2024年7月20日至7月23日,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国家金融学研究院(高级金融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第四届《国家金融学》师资培训。

       7月20日上午,第四届《国家金融学》师资培训正式开班。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国家金融学研究院院长黄新飞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展凯教授、学院书记徐昶斌、副院长张浩教授、杨菁菁教授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展凯教授首先回顾了国家金融学学科的历史沿革,阐释了国家金融学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各院校关于国家金融学专业体系的建设现状。展凯院长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金融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国家金融学的理论演化和发展具备极大的政策启示价值。随后,展凯院长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的建立背景,回顾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历程。最后,展凯院长衷心祝愿本次师资培训圆满成功,期望参训学员收获丰硕,未来为国家金融学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展凯院长主持开班仪式

       接下来由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作《国家金融政策组合与国家金融学教学探讨》主题讲座。黄新飞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提出师资培训作为国家金融学学科建设三大品牌之一已经举办了第四届,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强调了国家金融学建设对于聚焦金融强国战略的必要性,并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之路仍需在构建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深化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三方面持续发力。各高等院校建设国家金融学学科主要着力点应是培养人才培养高地、建立学科高端智库、建设高层次金融专家汇集平台,深入探讨了经济大类人才培养的四大对接问题,并以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和国家金融学研究院的教学建设为范例,提倡科研与教学相长,推广互动式、案例式、引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

        7月20日下午,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教授作《国家金融层级发展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讲座,易行健教授解析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点明经济增长的关键,解构了国家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政策主线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明确金融发展与改革要求。并强调后续我国金融发展的核心是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易行健教授授课

       7月21日上午,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党委书记王彩萍教授作《国家金融体系结构——理论、实践与教学》主题讲座。王彩萍教授强调,国家金融学理论应当面向全世界金融体系,并指出现代金融体系的演化需立足实践需求和创新发展思路,兼顾金融体系功能结构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充分发挥“六要素论”中基础元素和配置元素的作用。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分析框架是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制定的关键指引,面对愈益严重的国际冲突和制裁风险,其对于探究国际金融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王彩萍教授还以横琴粤澳合作区为例介绍了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在分析和指导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概述了金融科技对现代金融体系冲击。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王彩萍教授授课

       7月21日下午,粤科金融集团副总经理李剑博士作《国家金融内外联动的实践——以横琴为例》主题讲座。李剑博士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例,分析“一国两制”新实践以及横琴金融改革创新,介绍合作区内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的设立过程、资金划转规则和业务优势,并指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的设立有利于打造“更开放”政策环境、提供“更便利”民生服务和实现“更高效”资金流动,提升琴澳金融一体化水平,打造我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和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示范区。

李剑博士进行授课

       7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纪洋副教授作《国家金融科技创新》主题讲座。她以大语言模型(LLM)为例,介绍近十五年人工智能算法的演进史,剖析大语言模型的底层逻辑与极简原理,分享如何高效应用大语言模型,并寄语当下青年学生要跟上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积极运用AI技术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在人与人以及人与机器竞争中占据高地。

中山大学商学院纪洋副教授进行授课

       7月22日下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海强教授作《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主题讲座。他点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对当前暴雷金融机构、地产公司以及中小银行不良资产风险要加快处置,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陈海强教授回顾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发生和金融机构暴雷案例,深层剖析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预警金融潜在风险。他表示,数字经济背景下需重点监管大型科技公司跨界金融,推动建立数字仓库、开放银行和开放金融体系,打通数据平台共享,实现数据和系统集成。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海强教授进行授课

       7月23日上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李勇教授作《国家金融风险防范——ESG视角》主题讲座。李勇教授指出当下公众的ESG意识提升,将公司环境表现纳入个人投资决策考虑,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模式仍存在困境,需进一步强化环保督察体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进入基层差异化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建设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在双碳目标下构建ESG评价体系重要性突显。未来需构建市场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来督促和提升企业的内部绿色治理能力,提高环境信息披露透明度,降低环境规制执法成本,践行双山理念以落实建设生态文明工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李勇教授进行授课

       7月23日下午,国家金融学学科创始人陈云贤教授进行视频授课。陈云贤教授从《国家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出发,概述国家金融学的主要理论框架,引出国家金融行为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他指出,国家金融学学科未来的发展应当以国家金融的视角进行理论和政策研究,为促进国家金融健康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金融学学科创始人陈云贤进行视频授课

     

        参会各小组教师代表针对本次为期四天的课程培训作总结并分享课程收获与感想。最后,展凯院长为各小组参训学员颁发结课证书。至此,第四届国家金融学师资培训顺利结课。

展凯院长主持结课仪式

 

编辑:郎泽宇

一读:卢月明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