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富硒资源之路,“百千万工程”赋能连州乡村振兴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人:陈艺佳 编辑:陈艺佳

挖掘天然富硒资源

“百千万工程”助力连州乡村振兴

2024年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8月15日至24日,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文杰副教授和团委副书记梁秋芸的带领下,学院六名研究生与21级地质班全体同学共41人组建了地科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连州市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

18日,实践队采访了黄美聪站长,并先后前往南岭茶博园、丰阳村富硒地块、富硒产品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走访考察,为进一步了解丰阳镇丰阳村富硒土地获批前后变化、农民收益情况及当地富硒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深入探寻东陂镇、西岸镇、保安镇天然富硒土地获批后的规划、痛点,实践队于18日-20日先后前往丰阳镇、东陂镇、西岸镇、保安镇进行采访调研与实地走访。

 

01

第一站:丰阳镇

18日与19日,实践队前往丰阳村,通过细致的采访调研先后与丰阳村村书记、丰阳镇农办主任进行交流。

村书记吴彬德表示,得益于丰阳独特的地理环境-丰阳当地温度比连州低,使得稻谷生长期延长约一周,从而赋予了当地大米更为细腻与醇厚的口感。在富硒土地获批后,之前40%的撂荒土地都开始重新开荒耕种,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不仅激活了本村的种植活力还辐射带动了周围村镇的农业发展;同时,富硒土地还吸引了一批大企业来承包土地,村民获得的租金收益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他还表示,富硒产业的发展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冒进,也不能懈怠停滞,需要稳健务实、脚踏实地、面向大众市场。目前的丰阳村富硒土地主要种植富硒大米,后续会计划种植富硒蔬菜和水果。而当务之急,是要推广当地的富硒大米,通过各级单位积极引导带动集体学习,增强村民对富硒农产品的认知与推广,挖掘、利用、保护好富硒土地资源,助力农民走上更加坚实的致富之路。

image-20240914091511-1
突击队成员与丰阳村吴彬德书记交流

农办易明根主任表示,丰阳镇在富硒种植技术方面拥有坚实的基础,当地从2017年开始做富硒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主要以富硒砂糖桔为种植亮点;土地的施肥有专业农技人员指导,确保了作物的高品质与高效益。同时,他还提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富硒地块上种植的农产品缺乏富硒农产品认证,作物只能按照普通农作物销售,难以显著提高村民收入。因此,加快推进富硒农产品认证工作,已成为促进当地富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

 

image-20240914091614-2
突击队与丰阳镇农办主任访谈

 

image-20240914091655-4
突击队在丰阳镇政府展开调研

 

02

第二站:东陂镇

19日,实践队先后前往东陂镇人民政府、大江村农办及富硒地块进行考察,以采访调研等形式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image-20240914091730-5
突击队在东陂镇政府开展调研

通过访谈了解到,东陂镇目前农业、旅游业较发达。农业方面主要有东陂腊味、富硒丝苗米、富硒火龙果等特色产品,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方面主要以冯达飞纪念馆、东陂地下河等景点为亮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探访。然而目前的种植模式基本上为个体户种植,农户自给自足;未来对富硒土地的规划是引入种植大户或企业,对土地进行整合流转,促使农业升级。农办谢敬峰书记表示,由于富硒土地获批至今时间较短,关于富硒土地的推广度不高,其市场认知程度尚待提升,企业合作意愿尚未完全激发,因此需要逐步推进富硒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富硒产品的价值认知,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期借此东风,引领富硒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带动富硒产业发展。

 

image-20240914091807-6
突击队在东陂镇访谈调研

通过采访农办主任与前往大江村富硒地块展开实地考察得知,目前大江村有700亩土地流转给大户种水稻,展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初步成效。然而同时由于水利年久失修问题,大江村土地丢荒情况较多,也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富硒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image-20240914091839-7
突击队在大江村富硒地块实地考察

03

第三站:西岸镇

19日下午,实践队前往西岸镇人民政府以采访调研等形式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通过与西岸镇书记兼农办主任沟通可以了解到,西岸镇奎池村富硒地块土地基本已流转给农业种植大户进行统一种植,实现了统一规划与管理,租金600元/亩,试行轮作制;同时,政府正积极扶持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寄望于将东村的产业优势与富硒土地资源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针对富硒土地获批后撂荒地复耕问题,主任表示,这依赖当地水利设施完善情况、交通情况及土地本身的综合状况。目前,政府已制定计划,优先考虑沿线地区的复耕工作。同时,由于当地村民对硒的认识尚显模糊,硒的科普与推广程度有待加强。

主任强调,富硒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这将直接关系到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与市场份额的提升。因此,他迫切希望学校团队能够发挥引领作用,通过教育与引导,提升公众对富硒农产品的认知度与接受度。同时,也期待外部企业能够积极参与,为富硒农产品提供权威认证与精美包装,共同推动富硒产业的繁荣发展。

随后,实践队先后前往奎池村富硒地块与东村进行实地走访,实地考察了奎池村富硒地块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交通情况及土地平整情况等各项因素,深入了解了东村旅游业规划及发展前景,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与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image-20240914092039-8
突击队在西岸镇、奎池村、东村访谈调研剪影

04

第四站:保安镇

20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保安镇人民政府,以访谈的形式与政府工作人员及农办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通过政府工作人员实践队了解到目前保安镇农作物有丝苗米、芋头、菜心等特色农作物,旅游业主要着重于福山寺景区的打造及农业采摘等文旅项目。

农办主任表示,保安镇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着手于富硒农产品的探索,包括瓜果类、鸡蛋、蔬菜类等农产品的硒元素测试。得益于保安镇优质的水资源,在大冲和水口的交界处种植的脐橙能在不增施富硒肥料的情况下达到富硒标准。此外保安镇当地土地丢荒情况较少,并且还会进行一年两次的人工补硒,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农作物品质的提升。但同时,主任还提到村民对富硒的认知较为模糊,农户更关心富硒土地带来的增收效益,因此希望学校或机构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富硒产品宣传、打造富硒品牌,从而提升农产品价格,为农户创收,进一步推动农民对富硒认识的主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image-20240914092117-9
突击队在保安镇访谈调研

随后,实践队通过前往大冲村富硒地块进行实地考察并询问当地正在耕作的农户了解到,该地块靠近河流,虽然灌溉较便利,但是地势较低,因此易发生洪涝灾害,农产品容易受灾从而减产;同时通往该地块的公路较窄,交通不便,因此承包商不愿承包,这些也是制约该地块发展的瓶颈。农户们还分享了他们的耕作经验,表示在施肥上坚持使用有机肥为主,并自五年前开始增施富硒肥,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这些信息为我们全面了解保安镇富硒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image-20240914094537-1
突击队成员在奎池村富硒地块实地考察

 

image-20240914094609-2
突击队成员在奎池村富硒地块实地考察

 

 

image-20240914094636-3
突击队成员与保安镇政府工作人员在奎池村富硒地块前合影

 百千万工程,中大地科在行动!

 

感悟

在调研丰阳、保安、西岸、东陂四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挑战并存。各镇依托自身资源,积极探索富硒农业、文旅融合等多元化发展路径,展现了地方特色与创新精神。然而,面对村民认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难题,仍需加强科普教育、完善基础设施,以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次调研不仅让我对乡村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在实践中结合专业知识融合健康地质与乡村振兴,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突击队成员张玉洁

 

感悟

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调研,我们了解了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传承以及农耕情况。在与村书记、农办主任和村民的交流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通过富硒地块地走访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农户劳作的艰辛,除此之外,我们每位队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团结合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希望未来可以继续为连州市的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突击队成员焦琳淳

 

2024年8月20日,研究生实践队伍走访各镇实践活动结束,8月24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建设要抓紧干起来,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我在浙江工作时就是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抓起,历届省委和省政府一张蓝图干到底,十多年的努力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各镇展开调研,不仅看到了当地乡村面貌的发展变化,还深入剖析了发展路上遇到的痛点、难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连乡硒裕”实践队将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运用专业知识融合健康地质与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为中山大学对连州市的精准帮扶工作注入新的力量,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陈艺佳
一读:康怡圆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漆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