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中大百年,传承红色基因 ——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举办第四届“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发布人:冯静怡 编辑:冯静怡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献礼中山大学建校百年,由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主办,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学院团委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于11月8日晚在海琴六号C103顺利举行。国际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郑华、党委副书记梁洁瑜、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陈杰教授、院长助理赖军副教授以及教职工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十六组师生选手参加,通过普通话、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多语种进行诗文朗诵,彰显学院特色,展现学院风采。

       嘉宾介绍环节结束后,郑华书记上台致辞。她对国际翻译学院师生为活动做了充分准备表示肯定和赞扬,同时还指出,活动对于学院师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外语人才培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有着重要意义。郑华书记鼓励同学们要更积极地运用多语种专业技能,彰显青春活力,赞颂美丽祖国。

 

       在开场朗诵环节,党政团队老师以《如果信仰有颜色》拉开帷幕,用“中国红”感染现场师生。随后,来自各个专业的老师同学在舞台上大展身手。朝鲜语系赵甜甜副教授、特聘副研究员王思宇带领同学们用朝鲜语朗诵经典,胡湘仪同学朗诵我院西班牙语系学生原创诗篇《历史悠悠,家国所在》,串联华夏里悠长历史,赞颂磨难中获得新生;陈凯晴同学穿越古今,对话史砚芬烈士家书,为革命烈士献上一曲赞歌;黄安妮同学为大家带来《诗意中国》,将华夏大地的诗意与美好展现得如诗如画,带领在场师生共同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孙冰清同学情绪饱满,用双语将对中国这片热土的深情厚爱传达给了每一个人;林郑敏、杨安翠、李昕怡、吕旭超同学用俄语朗诵《祖国》,在乡间小路里,在广袤草原上,寻找着对祖国的热爱;张鑫、马婷、邓婷、吴雨阳同学用阿拉伯语朗诵《我美丽的祖国》,在字里行间述说着对祖国的依恋和想念;刘军、汪隽琪同学朗诵《红心向党》,展现豪迈与激情,传递爱国与红色;王东杨、訾宇、赵晨阳同学带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阿拉伯语再次讲述国家重要发展理念,坚定拥护党和国家政策;叶可欣、牟钰凌、童雪谣 、李诗羽同学为大家带来《SYSU赞歌》,在中大百年校庆之际,展示学子对母校的热爱与赞美。

 

       在总结环节,专任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陈杰教授和党委副书记梁洁瑜先后进行总结。陈杰教授作为活动的发起者,赞扬了同学们饱满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专业气质,用外语知识展现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爱国、知国、为国”的理念:爱国,就是要珍惜国家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强大;知国,就是作为外语人才,除了要了解对象国,更要关注我们自身的政策和变化,内外兼修;为国,就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国门越开越大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梁洁瑜副书记首先高度肯定了“多语共种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作为国际翻译学院标志性品牌活动的重要地位,认为其不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号召力,而且能够有效激励同学们从爱国诗篇中汲取精神养分,培育爱国情怀。同时,该活动通过诗文朗诵的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并激发了他们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本次“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活动充分展示了国际翻译学院学子的青春活力与卓越的专业素养。百年中大,红色传承,希望同学们把握时代机遇,不负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有全球视域、有家国情怀、有专业本领的新型外语人才。

第四届“多语种共话祖国”诗文朗诵活动师生合影

 

编辑:冯静怡
一读:朱悦馨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