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珠海)开展 2025 年骨干培训交流会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骨干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切实服务同学成长发展需求,中文系(珠海)各学生组织开展培训团建交流会。
2025年3月28日,中文系(珠海)于中海琴六号六楼大堂举办2025年学生骨干培训团建交流会。中文系(珠海)学生会、团委、新闻中心全体骨干出席。

01 专题培训明方向
会议伊始,中文系(珠海)系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陈昱霏同志系统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通过领学《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主题开展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分析,重点解读规范学生活动经费使用、改进会风文风、强化纪律监督等具体要求,引导全体骨干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在深化理论学习基础上,陈昱霏进一步解读中文系(珠海)青马学堂年度培养计划。本年度课程体系紧扣"培养青年学生骨干"核心目标,构建"理论研学+实践锻炼+课题研究"三维培养模式,重点推出"红色经典研读会""湾区发展调研行""基层治理创新课"等品牌活动。特别发布"文学史上100名党员"主题视频创作计划,通过梳理茅盾、丁玲等文学大家的红色足迹,以新媒体形式赓续红色文脉,目前计划组建12支师生共创团队。
中文系(珠海)系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刘宣辛同志聚焦组织协同机制建设作专题报告。针对学生工作中存在的沟通不畅、资源分散等问题,提出"四维联动"工作法:团委深化思想引领,学生会强化服务职能,新闻中心构建传播矩阵,研究生会打造学术品牌,通过建立例会复盘制度、共享云端工作平台、推行项目负责制,切实打破部门壁垒。为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现场开展公文写作、舆情应对、项目管理等实务培训,并发布《2025年度中文系(珠海)学生骨干工作手册》。
中文系(珠海)本年度将持续深化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实施"铸魂·强基·赋能"三大工程,重点打造理论学习"星火计划"、实践服务"青衿行动"、文化传承"文心工程",构建具有中文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新时代人文社科领军人才积蓄力量。
02 经验共享促成长
继而,李嘉曦、刘佳宇同学向全体骨干进行经验分享。李嘉曦同学着重分析在大型活动中关于物资管理、分工对接以及流程质量的管控与交接工作的重难点,并对邀请函格式等重点事项工作进行讲解。而后,刘佳宇同学围绕“新媒体宣传与舆情风险防控”讲座分享自我心得体会,并通过新媒体视频的案例展示分享自我工作的经验与反思。接着,通过对迎新活动工作的复盘,刘佳宇提出“常规工作做加法”的建议。
03 技能实训增本领
随后,新闻中心社长梁嘉琪围绕文案、排版以及海报对全体骨干进行系统性的新媒体培训。她以讲座稿和活动稿为例,分享撰写推文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以及撰写文案的注意事项,并对图片质量提出要求。而后,新闻中心摄影组组长杨进怡向全体骨干介绍拍摄讲座照片的注意事项,并以实物演示的方式介绍了学系相机以及pocket2的使用方法。
04 总结寄语鼓干劲
中文系(珠海)系党委副书记沈锐对本次学生骨干培训团建交流会作总结,沈锐副书记指出,党团班需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展现党的务实精神。在组织学系活动时,应紧密围绕育人指标,结合实际情况,努力精简形式,推动活动集中举办,能线上解决的事项尽量线上处理,秉持 “好钢用在刀刃上” 的理念,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沈锐副书记高度肯定了本次骨干培训团建交流会的成效,期望大家通过交流碰撞思想、增进友谊,强化集体意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沈锐副书记还强调,在引领中文系(珠海)团支部与党支部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学生骨干的个人能力,使服务工作与学生骨干的锻炼提升相互促进,实现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助力青年在文珠舞台上绽放光彩。
会后,参与线下会议的骨干们在大堂合影留念,学生会、团委、新闻中心等各部门骨干就工作经验展开交流,现场氛围融洽。至此,本次骨干培训团建交流会圆满落幕。

编辑:陈艺佳
一读:李泱南
初审:曹雁群
复审:廖喜扬
审核发布:陈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