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院系迁新楼,稳步迈入新征程
过去五年来,在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共同努力下,珠海校区经过一系列“提增量”的建设,迎来了“追求卓越、奋进一流”的发展新时期。
8月14日以来,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多个院系迁入新院系楼。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院系周全部署、积极协调下,搬迁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
入驻新楼后,各院系的办学面积实现倍增,功能分区更加明晰。海琴新楼涵盖党政办公区、教师办公区、科研办公区以及多功能区等场所,促进各院系互联互通,构建融合交流的科研学习氛围,为校区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优质的环境。各院系师生表示将以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心,进一步凝聚共识,切实做好“三大建设”,全面提升院系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相关学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和成果,以更加有力的前进步伐迈向“十四五”的新征程。
海滨区新楼群(图片来源:基建处)
目前多个院系已顺利迁入新楼。新楼为师生的科研、学习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珠海校区各院系对新楼纷纷点赞,并表示将发挥主人翁精神,与珠海校区共同奋斗、成长。让我们来一起倾听教职工代表们的心声。
从海滨红楼到海琴6号,变的是物理空间,不变的是创业的初心。
——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
校区办学,及于弱冠;院系设置,亦达二十。挥别红楼,五年四址凡三迁;驻足新居,两语一言话飘零。凤凰山下,别青春学子;南海岸边,候万千英才。在这里,往哲搜罗妙入神;等你来,隋珠和璧未为珍。哲学系(珠海)欢迎你!
——哲学系(珠海)系主任 陈建洪教授
今日我们哲学系(珠海)从秀丽的红楼迁入滨海的高楼,这是一个值得留念的喜庆之日。相信我们系的教育事业将随着此次乔迁一同更上层楼。最后,感谢同事们、同学们和搬运工人们的辛苦付出。
——哲学系(珠海)系副主任 秦际明副教授
国际金融学院近日整体搬迁至海琴六号楼群,标志着学院的发展进入新的里程。感谢学校和珠海市为加强新型战略合作而持续性加大对珠海校区的投入,学院通过新楼搬迁全面提升了党建办公室、学业发展中心、科研育人研讨间、翻转教室、学术办公厅和教工之家等办公条件,实现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新空间、新团队、新平台”目标。接下来学院将会抓住此次搬迁工作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强院育人战略,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 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国之栋梁,商之精英”,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学院而努力奋斗。
——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
在高考放榜的大喜日子里,我院终于合体搬进海琴6号新大楼,这是学院迈向新征程的一个里程碑,极大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条件,我们要更加努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的成绩。
——国际金融学院彭志刚副书记(主持工作)
国际翻译学院正式入住海琴6号,办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也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期待能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加盟,助力学科发展,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的拔尖外语人才。
——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
庚子年八月,国关学院自海滨红楼9号和12号迁至海琴6号楼。此处面向大海,四季花开,是文人奢望的海滨书房。晴教雨读,满足学人对治学环境的美好想象。欢迎有学之士,同来南海之滨,纵论国际局势,且行且歌!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牛军凯教授
国际关系学院自2015年成立之日起便肩负着立足珠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关系学科的使命,五年来逐步完成了从广州南校园到珠海校区的过渡,如今终于整体搬入珠海校区海琴六号楼,这是学院历史上的大事件和里程碑,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学院师生欢欣鼓舞,期待着在这面朝大海、宽敞明亮的海琴六号更加奋发有为、大展宏图!
——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任虹书记
16年前,中大旅游学院作为珠海校区第一个整建制新建学院,在珠海落地;学院很庆幸得到学校的支持,与翻译学院共同拥有一栋独立的小楼,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科研和教学空间,工作环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16年来,旅游学院在学校的支持和保继刚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地奋斗,培养了近4000优秀毕业生,学科排名冲进了全球第四。这栋小楼承载了许多旅院师生的记忆和情感。
今天,旅游学院要再上一个台阶,感谢学校又给予了我们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学院得到了更好的办公、科研和教学空间。旅游学院还有了哲学、国金等新邻居,师生们期待的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的学术氛围将得以实现。希望再过16年,旅游学院不仅是全球一流的学科,还能形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学派,培养出更多的学术大师和优秀校友。
——徐红罡院长
2020年,我校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居世界第4、中国内地高校第1。原旅翻大楼见证了学院的建立与成长,记录了旅院人不懈进取的足迹。
2020年,我院入驻珠海校区首批落成的海琴楼,进一步扩大了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这是学院又一里程碑事件。我院将凝心聚气,积极进取,在新院楼里以新的姿态开启新的“旅”程,谱写旅院新篇章。
——张东蕙副书记(主持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