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校区新建基础设施第一批楼群竣工啦!——这里有大海、沙滩、椰树和……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空气清新,景色秀丽,不仅是座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现代化大学校区,也是珠海市民向往的文化胜地。
曾经的珠海校区为人津津乐道的建筑有亚洲最长教学楼、宛如“展开的书卷”的图书馆、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体育馆等特色建筑……2015年以来,在教育部和省市有关部门,尤其是珠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致力将珠海校区打造为国际一流滨海校区,自2017年10月27日第一批项目正式动工后,现已初步竣工,让我们来看看成果吧!
珠海校区的滨海建筑群外观采用红墙、绿瓦、拱廊的设计,典雅大气的同时亦呼应着广州校区南校园的历史建筑风格;新的中轴线则延伸至海边的沙滩,待新楼开放使用,珠海校区的师生将饱览碧海蓝天与玉屑银末的海滨景致。
已初步竣工的新楼中,包括大气科学学院楼、海洋科学学院楼、四号学院楼群、多学科交叉平台楼、若海餐厅、三号学院楼群以及“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一期)等项目,该批项目建设规模约5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秋季学期便能投入使用。
这些楼群在保持风格一致的前提下,又各具特色:大气科学学院楼、海洋科学学院、四号楼群整体方正、整饬,文史哲(珠海)、国关、国翻、国金和旅游学院七院所在的三号学院楼群则犹如合抱之木,“天琴计划”科研综合楼(一期)面朝沕水、形似竖琴,教工食堂(若海餐厅)则宛若折扇、半开而待……这些建筑在保证科研与教学工作开展更为丰富与实用的同时,还点染了高等学府的人文关怀,等待使用这些楼群的同学们去发现、去感悟。
第一批的楼群,现已拆除了脚手架和防护网,大气、整齐地矗立于海滨,好整以暇,等待迎接它们的第一批师生。
有心人会发现,建筑前的灰土、泥沙已不见踪影,代替它们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大王椰子树;地表也大都覆盖上了草皮,变得绿草如茵。如此整洁的现场,要归功于尽心尽责进行环境巡查和建设的工作人员辛勤的劳动,对建设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斯楼已亭亭玉立,让我们静静期待其余建筑在碧海的气息中、大王椰的树影下即将展露的头角!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独特的海滨环境,好山好水,欢迎你来!
